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18594573

    管式泵又稱油管泵,特點是把外筒、襯套和吸入閥在地面組裝好並接在油管下部先下入井中,然後把裝有排出閥的活塞用抽油杆透過油管下入泵中。襯套由材料加工成若干節,襯入外筒內部。活塞是用無縫鋼管制成的中空圓柱體,外表面光滑帶有環狀溝槽,作用是讓進入活塞與襯套間隙的砂粒聚集在溝槽內,防止砂粒磨損活塞與襯套,並且溝槽中存的油起潤滑活塞表面的作用。檢泵起泵時為洩掉油管中的油,可採用可打撈的吸入閥(固定閥),透過下放杆柱,讓活塞下端的卡扣咬住吸入閥的打撈頭,把吸入閥提出。但是這種泵由於吸入閥打撈頭佔據泵內空間,使泵的防衝距和餘隙容積大,容易受氣體的影響而降低泵效。目前大多數下入管式泵的井,是在油管下部安裝洩油器,透過開啟洩油器卸掉油管中的油。在下入大泵的井中,由於活塞直徑大於油管內徑,不能透過油管下入活塞,採用的方法是先把活塞隨油管下入井中,後下入抽油杆柱,利用一個稱為脫節器的裝置與泵中活塞對接。管式泵結構簡單,成本低,在相同油管直徑下允許下入的泵徑較杆式泵大,因而排量大。但檢泵時必須起下油管,修井工作量大,故適用於下泵深度不大,產量較高的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熱戀的時候怎麼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