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三國志·蜀志·馬謖傳》。意思是指使人心服口服勝過採用強硬的手段。
原文為“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裴松之注引《襄陽記》:“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心戰為上,兵戰為下。”三國時馬謖,字幼常,襄陽宜城人。他熟讀兵書,喜歡議論軍事,見解不
凡,因而諸葛亮非常器重他。公元225年,諸葛亮率兵討伐南中少數民族部落,參軍馬謖 對諸葛亮
說:南中諸族恃險不服,屢徵屢反,最好的辦法是以“心戰為上”,只有征服其心才能確 保長治久
安。諸葛亮採納了這一策略,七擒七縱部落首領孟獲,終於使其部眾心悅誠服,直到諸葛 亮去世時
再沒有作過亂。
擴充套件資料:
《三國志》主要善於敘事,文筆也簡潔,剪裁得當,當時就受到讚許。與陳壽同時的夏侯湛寫作
《魏書》,看到《三國志》,認為也沒有另寫新史的必要,就譭棄了自己本來的著作。後人更是推
崇備至,認為在記載三國曆史的一些史書中,獨有陳壽的《三國志》可以同《史記》、《漢書》等
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國史相繼泯滅無聞,只有《三國志》還一直流傳到今天。
出自《三國志·蜀志·馬謖傳》。意思是指使人心服口服勝過採用強硬的手段。
原文為“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裴松之注引《襄陽記》:“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心戰為上,兵戰為下。”三國時馬謖,字幼常,襄陽宜城人。他熟讀兵書,喜歡議論軍事,見解不
凡,因而諸葛亮非常器重他。公元225年,諸葛亮率兵討伐南中少數民族部落,參軍馬謖 對諸葛亮
說:南中諸族恃險不服,屢徵屢反,最好的辦法是以“心戰為上”,只有征服其心才能確 保長治久
安。諸葛亮採納了這一策略,七擒七縱部落首領孟獲,終於使其部眾心悅誠服,直到諸葛 亮去世時
再沒有作過亂。
擴充套件資料:
《三國志》主要善於敘事,文筆也簡潔,剪裁得當,當時就受到讚許。與陳壽同時的夏侯湛寫作
《魏書》,看到《三國志》,認為也沒有另寫新史的必要,就譭棄了自己本來的著作。後人更是推
崇備至,認為在記載三國曆史的一些史書中,獨有陳壽的《三國志》可以同《史記》、《漢書》等
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國史相繼泯滅無聞,只有《三國志》還一直流傳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