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首詩是《渡漢江》,作者是初唐的宋之問。
2、這首詩的意思是:
客居嶺外與家裡音信斷絕,
經過了冬天又到了春天。
離故鄉越近心中越膽怯,
不敢詢問遇到的家鄉來人。
3、原文:
嶺外音書斷,
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
不敢問來人。
擴充套件資料
《渡漢江》的寫作背景:
宋之問這次被貶瀧州,是因為他媚附武后的男寵張易之,可以說罪有應得。但這首詩的讀者,卻往往引起感情上的某種共鳴。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表達思想感情時,已經捨去了一切與自己的特殊經歷、特殊身份有關的生活素材,所表現的僅僅是一個長期客居異鄉、久無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鄉時所產生的一種特殊心理狀態。
而這種心理感情,卻具有極大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形象大於思維的現象,似乎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聯結在一起。這首詩便是一例。人們愛拿杜甫《述懷》中的詩句“自寄一封書,今已十月後。反畏訊息來,寸心亦何有!”和這首詩作類比,這正說明性質很不相同的感情,有時可以用類似方式來表現,而它們所概括的客觀生活內容可以是不相上下的。
1、這首詩是《渡漢江》,作者是初唐的宋之問。
2、這首詩的意思是:
客居嶺外與家裡音信斷絕,
經過了冬天又到了春天。
離故鄉越近心中越膽怯,
不敢詢問遇到的家鄉來人。
3、原文:
嶺外音書斷,
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
不敢問來人。
擴充套件資料
《渡漢江》的寫作背景:
宋之問這次被貶瀧州,是因為他媚附武后的男寵張易之,可以說罪有應得。但這首詩的讀者,卻往往引起感情上的某種共鳴。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表達思想感情時,已經捨去了一切與自己的特殊經歷、特殊身份有關的生活素材,所表現的僅僅是一個長期客居異鄉、久無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鄉時所產生的一種特殊心理狀態。
而這種心理感情,卻具有極大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形象大於思維的現象,似乎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聯結在一起。這首詩便是一例。人們愛拿杜甫《述懷》中的詩句“自寄一封書,今已十月後。反畏訊息來,寸心亦何有!”和這首詩作類比,這正說明性質很不相同的感情,有時可以用類似方式來表現,而它們所概括的客觀生活內容可以是不相上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