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822717734202

    王應麟原著(有爭議),章太炎等增改。原《三字經》的作者,一說是宋末元初的浙東大儒王應麟,另一說是元初的宋遺民區適子。今天能夠見到的最早的《三字經》版本,主要是明朝中後期的刻本。如東林黨代表人物、官至吏部尚書的趙南星註釋並校刻的《三字經注》,約刻成於萬曆年間。乾隆四十三年(1778)刊刻於蘇州的《三字經》,只刻原文,每半頁五行,每行六字,是註明具體刊刻時間較早的一種版本。此外,刊刻於清朝末年,由賀興思註解、朗軒氏校訂的《三字經註解備要》,在清末民國流傳甚廣,朗軒氏將《三字經》譽為“一部袖裡《通鑑綱目》”的說法,也頗具影響力。擴充套件資料原文於“南北混”之後,緊接“十七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四句。所謂“十七史”,是從《史記》到《新五代史》等十七部正史的統稱,是宋元人特有的概念。當年文天祥兵敗被俘,就曾對元丞相孛羅說出“一部十七史,從何處說起”這句名言。後世的版本,增入了遼金元明清等朝代的內容,“十七史”也改為“廿一史”或“廿四史”。此外,將“至玄曾”改為“至元曾”,這是為了避清聖祖玄燁的名諱,屬於古書通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三字經的全文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