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255976288107

    你說的應該是古漢語中狀語後置的情況吧。在現代漢語中,狀語在動詞形容詞或謂詞性短語的前面,置於其後的就是補語了。至於理論依據,呵呵,語言這麼使用,都是約定俗成的,語言上的理論,只是我們分析語言現象後歸納總結的規律而已,古漢語中存在這個現象,那就是存在了,沒什麼要依據什麼理論才能存在之說。

    古漢語狀語後置,一般有三種情況:  

    1、用介詞“於”組成的介賓短語常常後置,例如: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於藍”介賓短語,做狀語,後置。   2、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後置。例如:

    具告以事。《史記·項羽本紀》)“以事”後置。

    3、介詞“乎”組成的介賓短語。   

    例: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韓愈《師說》) “乎吾前” “乎吾” 狀語後置。

    現代漢語裡,也有些類似表達,但結構相對鬆散, 人們在分析時也把它們看做狀語後置,不過也有人看做獨立的句子。例如:

    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魯迅《傷逝》)   

    春天去了大半,還是冷,加上整天的下雨,[淅淅瀝瀝]……

    我要開開心心地生活,[一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牛奶裡面加橘子汁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