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噢喲c

    你說的,該是來自"三字經",原句該是"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意思是:如果不及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隨環境的影響而改變,所謂先入為主,不可不慎!至於教育方法,應注重在使孩子專心,有定力。

    課業的選擇,要以專精為主,不要希求廣博。(據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兒童與青少年心智的發展,十三歲以前著重在記憶,之後理解力逐漸成長,故十三歲以前應注重記憶念誦為主,理解次之,不可本末倒置。)

    【解釋】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那麼人的善良稟性就會變壞。教育方法貴在專心致志地去教育孩子。

    【啟示】鄧小平曾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如果要想使孩子成為有用之才,就要長期堅持對孩子的教育。

    【註釋】 苟:如果。  乃:於是。  遷:變化,這裡指變壞。  道:方法。  以:在於。  專:專心致志。

    【故事】相傳李白小時候在山裡讀書,有次因為不想讀書就跑出去玩。在一條小溪邊上他碰到了一位老婆婆在磨一根又粗又長的鐵棒。

    李白好奇地問道:“婆婆,您磨鐵棒幹嘛啊?”婆婆回答說:“我想把這鐵棒磨成繡花針。”李白突然感到萬分羞愧。那一刻,他才知道做任何事都要專心致志、始終如一方才能成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叫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