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將士們不辭辛苦地跋山涉水,馬不停蹄地向著山海關進發,旅程艱難曲折,遙遠漫長。夜已經深了,塞外中千萬個帳篷裡都點起了燈。
這句詩出自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作品《長相思·山一程》。詞中描寫將士在外對故鄉的思念,抒露著情思深苦的綿長心境。全詞以白描手法,樸素自然的語言,表現出真切的情感,詞人在寫景中寄寓了思鄉的情懷。格調清淡樸素,自然雅緻,直抒胸臆,毫無雕琢痕跡。
創作背景:公元1682年(康熙十-年)二月十五日,雲南平定,康熙帝出關東巡,祭告奉天祖陵。詞人隨從康熙帝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關。塞上風雪悽迷,苦寒的天氣引發了詞人對京師中家的思念,於是寫下了這首詞。
納蘭性德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元文賞識。十八歲考中舉人,次年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錯過殿試。康熙十五年(1676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
納蘭性德曾拜徐乾學為師。他於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彙編《通志堂經解》,深受康熙皇帝賞識,為今後發展奠定基礎。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豔,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意思是將士們不辭辛苦地跋山涉水,馬不停蹄地向著山海關進發,旅程艱難曲折,遙遠漫長。夜已經深了,塞外中千萬個帳篷裡都點起了燈。
這句詩出自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作品《長相思·山一程》。詞中描寫將士在外對故鄉的思念,抒露著情思深苦的綿長心境。全詞以白描手法,樸素自然的語言,表現出真切的情感,詞人在寫景中寄寓了思鄉的情懷。格調清淡樸素,自然雅緻,直抒胸臆,毫無雕琢痕跡。
創作背景:公元1682年(康熙十-年)二月十五日,雲南平定,康熙帝出關東巡,祭告奉天祖陵。詞人隨從康熙帝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關。塞上風雪悽迷,苦寒的天氣引發了詞人對京師中家的思念,於是寫下了這首詞。
納蘭性德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元文賞識。十八歲考中舉人,次年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錯過殿試。康熙十五年(1676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
納蘭性德曾拜徐乾學為師。他於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彙編《通志堂經解》,深受康熙皇帝賞識,為今後發展奠定基礎。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豔,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