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服口服
釋義:心裡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出處:《莊子》:“利義陳乎前,而好惡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
2、五體投地
釋義:兩手、兩膝和頭一起著地。是佛教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出處:玄奘《大唐西域記·三國》:“致敬之式,其儀九等: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
3、心悅誠服
釋義:由衷地高興,真心地服氣。指真心地服氣或服從。
出處:《孟子》:“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4、頂禮膜拜
釋義:頂禮指佛教拜佛時的最敬禮,人跪下,兩手伏地,以頭頂著受禮人的腳;膜拜指佛教徒的另一種敬禮,兩手加額,跪下叩頭。虔誠地跪拜。
出處:俞萬春《蕩寇志》第一百十四回:“又添一個青年女子,頂禮膜拜,行狀舉止,彷彿慧娘。”
1、心服口服
釋義:心裡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出處:《莊子》:“利義陳乎前,而好惡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
2、五體投地
釋義:兩手、兩膝和頭一起著地。是佛教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出處:玄奘《大唐西域記·三國》:“致敬之式,其儀九等: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
3、心悅誠服
釋義:由衷地高興,真心地服氣。指真心地服氣或服從。
出處:《孟子》:“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4、頂禮膜拜
釋義:頂禮指佛教拜佛時的最敬禮,人跪下,兩手伏地,以頭頂著受禮人的腳;膜拜指佛教徒的另一種敬禮,兩手加額,跪下叩頭。虔誠地跪拜。
出處:俞萬春《蕩寇志》第一百十四回:“又添一個青年女子,頂禮膜拜,行狀舉止,彷彿慧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