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螺絲刀對焦,是早年幾乎所有品牌自動膠片單反使用的,由機身馬達驅動鏡頭對焦的方式。後來沿用到賓得(尼康)適馬,三星等等數碼單反上,其優點是耐久性好,故障率低,相應鏡頭成本也低。缺點是噪聲大一點,對焦速度稍慢。而後來興起的鏡頭內建超聲波馬達,優點是對焦動作較快,噪聲較小,其耐久性有待觀察(一旦鏡內馬達損壞,更換成本不菲)。綜上:機身驅動方式,因為帶驅動系統機身成本高一點,而使用的鏡頭成本就低一點;機身沒有驅動系統,成本當然會低一些,這些成本就轉嫁到了它能夠正常使用的每一隻鏡頭上,因為使用的鏡頭必須自帶驅動功能。賓得之所以一直沒有放棄機身驅動系統,首先是這種驅動方式已經相當可靠,節約了大量的鏡頭成本,(賓得也出了不少雙驅動方式的鏡頭,如幾個星頭等等,多出來的超聲波馬達,使鏡頭貴了不少,大家都知道的);另外賓得之所以被玩家公認厚道,就在他的新機器對以前膠片時代生產的所有PK口自動鏡頭都支援使用。還包括所有太古瑪42螺口鏡頭,以及K、M、A系列龐大的手動鏡頭群也同樣支援。真正做到了物盡其用, 這倒是為賓得玩家節省了不少鈔票,反過來賓得自身就少賣了多少新鏡頭,少賺了多少錢,簡直無法統計。 說遠了哈
所謂螺絲刀對焦,是早年幾乎所有品牌自動膠片單反使用的,由機身馬達驅動鏡頭對焦的方式。後來沿用到賓得(尼康)適馬,三星等等數碼單反上,其優點是耐久性好,故障率低,相應鏡頭成本也低。缺點是噪聲大一點,對焦速度稍慢。而後來興起的鏡頭內建超聲波馬達,優點是對焦動作較快,噪聲較小,其耐久性有待觀察(一旦鏡內馬達損壞,更換成本不菲)。綜上:機身驅動方式,因為帶驅動系統機身成本高一點,而使用的鏡頭成本就低一點;機身沒有驅動系統,成本當然會低一些,這些成本就轉嫁到了它能夠正常使用的每一隻鏡頭上,因為使用的鏡頭必須自帶驅動功能。賓得之所以一直沒有放棄機身驅動系統,首先是這種驅動方式已經相當可靠,節約了大量的鏡頭成本,(賓得也出了不少雙驅動方式的鏡頭,如幾個星頭等等,多出來的超聲波馬達,使鏡頭貴了不少,大家都知道的);另外賓得之所以被玩家公認厚道,就在他的新機器對以前膠片時代生產的所有PK口自動鏡頭都支援使用。還包括所有太古瑪42螺口鏡頭,以及K、M、A系列龐大的手動鏡頭群也同樣支援。真正做到了物盡其用, 這倒是為賓得玩家節省了不少鈔票,反過來賓得自身就少賣了多少新鏡頭,少賺了多少錢,簡直無法統計。 說遠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