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編三絕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覆覆把《周易》全部讀了許多遍,又附註了許多內容,不知翻開來又捲回去地閱讀了多少遍。孔子這樣讀來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人們以此比喻讀書勤奮用功。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孔子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弟子子張想進一步弄明白,於是問道:“仁者為什麼會喜歡山呢?”
孔子指著泰山說:“你看,它多麼高啊!巍然聳立著.”
子張說:“就因為山高,所以就喜歡嗎?這與仁有什麼關係?”
孔子答道:“就在這高高的山上,草木生長著,鳥獸繁殖著,財富和人們所用的東西也由此生產著.”
子張說:“每個人不都是也在做事嗎?做事也是有益於他人的啊.”
孔子說:“為了得到報酬而做事,與從本心出發去做事不一樣.高山,生產了財物卻並不認為是私有的,四面八方的人們都可以來採用;風雲從山中飄出,通達於天地之間,使陰陽協調,成為雨露來滋潤萬物,使萬物獲得成功,使百姓得以享用.這才是仁者喜歡山的根本原因.”
韋編三絕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覆覆把《周易》全部讀了許多遍,又附註了許多內容,不知翻開來又捲回去地閱讀了多少遍。孔子這樣讀來讀去,把串連竹簡的牛皮帶子也給磨斷了幾次,不得不多次換上新的再使用。人們以此比喻讀書勤奮用功。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孔子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弟子子張想進一步弄明白,於是問道:“仁者為什麼會喜歡山呢?”
孔子指著泰山說:“你看,它多麼高啊!巍然聳立著.”
子張說:“就因為山高,所以就喜歡嗎?這與仁有什麼關係?”
孔子答道:“就在這高高的山上,草木生長著,鳥獸繁殖著,財富和人們所用的東西也由此生產著.”
子張說:“每個人不都是也在做事嗎?做事也是有益於他人的啊.”
孔子說:“為了得到報酬而做事,與從本心出發去做事不一樣.高山,生產了財物卻並不認為是私有的,四面八方的人們都可以來採用;風雲從山中飄出,通達於天地之間,使陰陽協調,成為雨露來滋潤萬物,使萬物獲得成功,使百姓得以享用.這才是仁者喜歡山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