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櫱"是小麥的重要生物學特性之一。分櫱的多少,生長的強弱,都標誌著小麥群體結構是否合理,它直接影響著小麥產量的高低。 因此測定時,主要從影響小麥分櫱成穂的原因,綜合測定。方法如下: 1.播種量密度不宜過大。如:以667m²麥田為例,播種量在20KG以上,與播種量10KG相比。播種量大的麥地,反而導致了基本苗過多,分櫱少,不能成穂或成穂的很小。而後者667m²播種量為10KG的麥田,平均單株分櫱成穂2個左右。 2.初春遇到低溫寒流,小麥易受凍害。也會影響小麥分櫱成穂。 3.測定冬小麥分櫱時,就會發現播種期不當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如:小麥在11月中旬播種,只能以主莖成穂,冬前分櫱幾乎沒有。而早茬麥9月底就播種結束,主莖分櫱在冬前就進入二楞期,若此時遇到5小時,-10℃低溫就會發生凍害。 4.測定時還要注意田間土壤水分,土壤水分過大,要進行曬地,然後再整地。 所以測定時,要從精細整地,適時播種,提高播種質量,配方施肥,精細田間管理等全方面入手,分析記錄冬小麥的生長狀況。
"分櫱"是小麥的重要生物學特性之一。分櫱的多少,生長的強弱,都標誌著小麥群體結構是否合理,它直接影響著小麥產量的高低。 因此測定時,主要從影響小麥分櫱成穂的原因,綜合測定。方法如下: 1.播種量密度不宜過大。如:以667m²麥田為例,播種量在20KG以上,與播種量10KG相比。播種量大的麥地,反而導致了基本苗過多,分櫱少,不能成穂或成穂的很小。而後者667m²播種量為10KG的麥田,平均單株分櫱成穂2個左右。 2.初春遇到低溫寒流,小麥易受凍害。也會影響小麥分櫱成穂。 3.測定冬小麥分櫱時,就會發現播種期不當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如:小麥在11月中旬播種,只能以主莖成穂,冬前分櫱幾乎沒有。而早茬麥9月底就播種結束,主莖分櫱在冬前就進入二楞期,若此時遇到5小時,-10℃低溫就會發生凍害。 4.測定時還要注意田間土壤水分,土壤水分過大,要進行曬地,然後再整地。 所以測定時,要從精細整地,適時播種,提高播種質量,配方施肥,精細田間管理等全方面入手,分析記錄冬小麥的生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