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輕世俗的名利,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身心安寧恬靜,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一個人心緒不安靜下來就不能提高思想覺悟,不在艱苦環境中磨練就不能提高道德情操。與當前拜金主義、利慾主義是成鮮明對比的。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運用了《邏輯學》中的“否定之否定規律”來強調他要表達的“淡泊以明志,寧靜而志遠”.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話.這同“要想取之,必先與之”,“欲達目的,需先迂迴曲折”的道理一樣,現在的“淡泊”、“寧靜”求清淨,不想有什麼作為,而是要透過學習“明志”,樹立遠大的志向,待時機成熟就可以“致遠”,轟轟烈烈幹一番事業. “淡泊”是一種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說“恬淡為上,勝而不美”.後世一直繼承讚賞這種“心神恬適”的意境,如白居易在《問秋光》一詩中,“身心轉恬泰,煙景彌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無雜念,凝神安適,不限於眼前得失的那種長遠而寬闊的境界.還有一句話——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即拋棄一切世俗之物,悠然於天地山川草木之中,過心神嚮往已久的寧靜生活,超凡脫俗與另一番境界共處,不與世人同流合汙,只求精神境界的純潔以自慰
看輕世俗的名利,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身心安寧恬靜,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一個人心緒不安靜下來就不能提高思想覺悟,不在艱苦環境中磨練就不能提高道德情操。與當前拜金主義、利慾主義是成鮮明對比的。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運用了《邏輯學》中的“否定之否定規律”來強調他要表達的“淡泊以明志,寧靜而志遠”.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話.這同“要想取之,必先與之”,“欲達目的,需先迂迴曲折”的道理一樣,現在的“淡泊”、“寧靜”求清淨,不想有什麼作為,而是要透過學習“明志”,樹立遠大的志向,待時機成熟就可以“致遠”,轟轟烈烈幹一番事業. “淡泊”是一種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說“恬淡為上,勝而不美”.後世一直繼承讚賞這種“心神恬適”的意境,如白居易在《問秋光》一詩中,“身心轉恬泰,煙景彌淡泊”.他反映了作者心無雜念,凝神安適,不限於眼前得失的那種長遠而寬闊的境界.還有一句話——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即拋棄一切世俗之物,悠然於天地山川草木之中,過心神嚮往已久的寧靜生活,超凡脫俗與另一番境界共處,不與世人同流合汙,只求精神境界的純潔以自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