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摸象(打一成語)是:不識大體發音 bù shí dà tǐ 釋義 大體:關係全域性的道理。不懂得從大局考慮。 出處 《史記·平原虞卿列傳》:“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體。”晉·袁宏《後漢記》卷一○:“臣愚淺,不識大體。” 示例 上斥為不識大體,仍諭內監在外生事者聽人責懲。(《清史稿·高宗本紀》)造句:
1. 做人做事不識大體是要犯錯誤的。
2. 為了這點小事你就到處張揚,弄得大家亂轟轟的,太不識大體了!
3. 他很不識大體,經常在宴席上喧賓奪主,搶盡主人的風采。
4. 上斥為不識大體,仍諭內監在外生事者聽人責懲。
5. 讀了那麼多書,怎能說出這般不識大體的話來。
6. 不識大體的人會吃虧的。
7. 喬治在追悼會上說笑話,大家都認為他太不識大體了。
8. 為成就大事,區區小辱有何不能承受?爾等若如此不識大體,就當某看錯了你們!
9. 我雖然是沒心沒肺的渾人一個,卻也不是不識大體。
10. 幫主,這等不識大體的叛徒,不必再跟他多費唇舌,按照叛逆犯上的幫規處刑便了。
盲人摸象(打一成語)是:不識大體發音 bù shí dà tǐ 釋義 大體:關係全域性的道理。不懂得從大局考慮。 出處 《史記·平原虞卿列傳》:“平原君,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體。”晉·袁宏《後漢記》卷一○:“臣愚淺,不識大體。” 示例 上斥為不識大體,仍諭內監在外生事者聽人責懲。(《清史稿·高宗本紀》)造句:
1. 做人做事不識大體是要犯錯誤的。
2. 為了這點小事你就到處張揚,弄得大家亂轟轟的,太不識大體了!
3. 他很不識大體,經常在宴席上喧賓奪主,搶盡主人的風采。
4. 上斥為不識大體,仍諭內監在外生事者聽人責懲。
5. 讀了那麼多書,怎能說出這般不識大體的話來。
6. 不識大體的人會吃虧的。
7. 喬治在追悼會上說笑話,大家都認為他太不識大體了。
8. 為成就大事,區區小辱有何不能承受?爾等若如此不識大體,就當某看錯了你們!
9. 我雖然是沒心沒肺的渾人一個,卻也不是不識大體。
10. 幫主,這等不識大體的叛徒,不必再跟他多費唇舌,按照叛逆犯上的幫規處刑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