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布袋和尚名契此,號長汀子,是五代時後梁高僧。傳說他身寬體胖,面容含笑,出語無定,隨處寢臥,形如瘋瘸;又常以竹杖背一布袋入市,見物就乞,無論給他什麼,即裝大布袋,永遠也裝不滿;有時茬稠人廣眾面前,將袋中之物傾倒於地,叫道開:“看、看、看,隨即哈哈一笑,收回袋內。
一天,他坐在原籍浙江奉化嶽林寺東廊磐石上,說偶道:彌勒真彌勒,分身百幹億,時時示世人,世人總不識。
言罷圓寂而化。人們恍然大悟,以為此即彌勒菩薩顯化。
因而從北宋開始,就畫或塑了他的形象,供奉於天王殿中,稱為大肚彌勒;有的還讓他帶著那個“布袋”,現在佛寺中笑口常開、袒腹露胸的彌勒菩薩像,即由此而來。
2、古代的“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的化身,是菩薩應化來度化我們的。他之所以總是拿一個布袋,那是示現給我們看的,無論別人給他什麼,他都一律歡歡喜喜,平等地裝入布袋,完全沒有分別,所以,他的形象就是“呈平等心,現喜悅相”,這是以身相來為我們說法。教化我們,做人應當以真誠平等之心來對待一切人事物,歡歡喜喜地面對一切人事物,無論善人、惡人,無論善事物還是惡事物。這樣我們就得解脫自在了。
1、“布袋和尚名契此,號長汀子,是五代時後梁高僧。傳說他身寬體胖,面容含笑,出語無定,隨處寢臥,形如瘋瘸;又常以竹杖背一布袋入市,見物就乞,無論給他什麼,即裝大布袋,永遠也裝不滿;有時茬稠人廣眾面前,將袋中之物傾倒於地,叫道開:“看、看、看,隨即哈哈一笑,收回袋內。
一天,他坐在原籍浙江奉化嶽林寺東廊磐石上,說偶道:彌勒真彌勒,分身百幹億,時時示世人,世人總不識。
言罷圓寂而化。人們恍然大悟,以為此即彌勒菩薩顯化。
因而從北宋開始,就畫或塑了他的形象,供奉於天王殿中,稱為大肚彌勒;有的還讓他帶著那個“布袋”,現在佛寺中笑口常開、袒腹露胸的彌勒菩薩像,即由此而來。
2、古代的“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的化身,是菩薩應化來度化我們的。他之所以總是拿一個布袋,那是示現給我們看的,無論別人給他什麼,他都一律歡歡喜喜,平等地裝入布袋,完全沒有分別,所以,他的形象就是“呈平等心,現喜悅相”,這是以身相來為我們說法。教化我們,做人應當以真誠平等之心來對待一切人事物,歡歡喜喜地面對一切人事物,無論善人、惡人,無論善事物還是惡事物。這樣我們就得解脫自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