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hksm35829

    孔子曾提出“為政以德”的原則,孟子在此基礎上發展成為系統的仁政學說。孟子同孔子一樣,也主張從道德教化人手解決治理國家、統一天下等政治問題。孟子行仁政的主張是在比較王道與霸道兩種對立的統治策略之後形成的。他指出,王道的特點是以德服人,霸道的特點是以力服人。這兩種策略會收到不同的效果:“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因此,採納王道、實行仁政才能贏得人民的擁護,得到長治久安。孟子強調,行仁政首先應當從經濟上人手。他說:“仁政必自經界始。”所謂“正經界”,也就是劃分土地,實行井田制,使每個農民都有一份固定經營的田產。“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只有讓每個農民都有一份固定經營的田產,他們十分衷心地擁護仁政,安居樂業,孟子把這叫作“有恆產者有恆心”。“民之為道也,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如果勞動者連最起碼的生存條件都得不到保障,他們必然會起來造反。孟子是最早論及土地問題和政治關係的儒家學者,他把這一問題的解決看成是行仁政的首要條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到底用多少K色溫的燈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