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旺晟熙

    《俠客行》其它的是人物久經磨練才能練就一身好武藝,俠客行則不然,給我的感覺就是開了掛一樣。

    平平少年英雄志,

    默默無為更有為。

  • 2 # 奮鬥吧小曾

    2001版絕對是最被低估的一步金庸影視劇。在影視化和保持原作韻味都兼顧了。原著的意境也都有。而且男女主角和一眾配角全程演技線上。武打戲份乾淨利落精彩。其中25集竹林之戰在中國產武俠劇中是難忘的經典武戲。不像現在武俠劇拍的跟修仙劇一樣,全靠特技。bgm和主題曲是劍俠情緣的,也很符合武俠劇。另外外景都是實拍而非現在那種假的不得了的棚派。雪山,大漠,紫煙島落日。這幾幕戲風景拍的很漂亮。

    但可惜缺點也是很明顯的。01版最大的問題的剪輯和節奏慢。一個20回的書拍了40級。雖然導演填充了很多喜劇情節在裡頭,但還是有注水太過之嫌。其中石中玉和歡歡樂樂的戲份可以全刪。封萬里和花萬紫的感情戲可以全刪。丁不三不四和丁鐺的戲可以砍半。40級剪輯成28級就完美了。貝海石陰謀也拍的太墨跡。此外特效應該出自大學生之手,比較簡陋。最後boss戰依靠特效,反而不如竹林之戰精彩。

    至於好多人批評的衣服和頭飾,我到覺得好挺有江湖人物草莽的特色。尤其雪山派和關東四俠的衣服。長樂幫各位堂主的財主服頗有種古代金鍊子黑社會大哥的感覺。

  • 3 # 浸淫之辭

    金庸先生的書,從純武俠逐漸向諷刺文學轉變。

    這個過程始於《天龍八部》,而《俠客行》和《笑傲江湖》緊隨而來。諷刺的方向從《天龍八部》的群嘲,轉變為更集中的某一個方向的諷刺。而具體諷刺什麼,不妨讀者再細細體會吧,哈哈。

  • 4 # 95年的小明

    俠客行這部小說可能大部分不是金迷的讀者都不知道。它篇幅較短,屬於中篇小說,名氣也不大。但是可以說是金庸所有武俠小說裡不合清理的地方最多的一部。縱觀金庸的15部小說,《俠客行》成書於1965年,於《神鵰》《天龍》之後,《笑傲》《鹿鼎》之前。《俠客行》中的很多情節、人物描寫不如《神鵰》《天龍》等書,一些細節也經不起推敲,但是作為金庸作品中唯一一本以舐犢之情為主題的作品,《俠客行》的藝術價值也是值得肯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周易》到底有沒有預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