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晶片組不同品牌的主機板的區別可能有:
1.版型(PC常見的有ATX/mATX/ITX)。ATX支援5條擴充套件卡插槽。mATX支援3條擴充套件卡插槽。ITX只有1條擴充套件卡插槽。除此外還有E-ATX等。
2.電競主機板與非電競主機板。電競主機板一般都支援燈效,採用Intel/Killer網絡卡(效能優於Realtek網絡卡),散熱和供電較非電競的好。有的電競主機板採用Creative音效卡。
3.BIOS。華碩的BIOS做得最好,不過華碩的中低端……
4.其他,如內建Wi-Fi。
5.是否支援CPU PCIe通道拆分(擴充套件性更佳,有些玩雙顯示卡的就要用到CPU PCIe通道拆分)。華碩Z390-A相比Z390-P(A比P貴了500塊),Z390-A支援CPU PCIe通道拆分(CPU的16條PCIe通道可被拆分為x16,x8+x8,x8+x4+x4),而Z390-P只有一條PCIe x16的CPU直連插槽,其他的PCIe插槽都是連線到PCH。
同一晶片組不同品牌的主機板的區別可能有:
1.版型(PC常見的有ATX/mATX/ITX)。ATX支援5條擴充套件卡插槽。mATX支援3條擴充套件卡插槽。ITX只有1條擴充套件卡插槽。除此外還有E-ATX等。
2.電競主機板與非電競主機板。電競主機板一般都支援燈效,採用Intel/Killer網絡卡(效能優於Realtek網絡卡),散熱和供電較非電競的好。有的電競主機板採用Creative音效卡。
3.BIOS。華碩的BIOS做得最好,不過華碩的中低端……
4.其他,如內建Wi-Fi。
5.是否支援CPU PCIe通道拆分(擴充套件性更佳,有些玩雙顯示卡的就要用到CPU PCIe通道拆分)。華碩Z390-A相比Z390-P(A比P貴了500塊),Z390-A支援CPU PCIe通道拆分(CPU的16條PCIe通道可被拆分為x16,x8+x8,x8+x4+x4),而Z390-P只有一條PCIe x16的CPU直連插槽,其他的PCIe插槽都是連線到P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