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嘴爵爺侃球
-
2 # 美國教育專家傳承君
歐美父母和子女是相當獨立的,尤其是成年子女以後,就是兩個家庭了,哪怕子女還沒有結婚。
我的一位前同事,有次工作時聊到,她說她媽媽最近要來住,我說媽媽來很好啊,你那裡夠住嗎?她說,當然不夠住,就是不夠住,這樣她住得不舒服,才不會住太久。就怕住得太舒服了,不走了。我問住多久,她說一星期吧,再長誰也受不了。
所以,歐美人很怕跟父母住,成年以後,覺得沒有自由。
那父母老了以後呢,自然不會奢望子女來照顧,都是自己去養老院,而且費用一般也是自己出,或者賣了房子,或者靠政府資助,不會打擾子女。
美國養老院體系也很完善,有政府資助的,最基本的。只要滿66.5歲,除了一套房產、一輛車外,沒有什麼資產(紐約州),各州情況些許不同,大同小異,沒有什麼收入,就可以進政府福利養老院,有看護,這叫長期護理。
除了基本的,當然還有豪華的。美國還可以以房養老,叫反向房屋貸款。什麼意思呢?就是你把房子抵押給銀行,銀行每個月給你付一筆養老金,等你人走後,銀行就把房子收走了,跟當初房子抵押給銀行,你沒有付房屋貸款剛好倒過來,所以叫反向房屋貸款,也是很多老年父母自己負擔養老費用的一種方式。
-
3 # 仁勇校尉
歐美髮達國家的主流都是社會化養老,老年人年齡大了後進養老院,不依靠子女養老。這種模式平時看起來還是挺不錯,但在這次新冠疫情之下就是個巨大的悲劇。歐美因為新冠肺炎死亡的幾十萬人中,養老院中的老人佔了最大比例,更發生了不少工作人員逃散養老院中的老人活活餓死的慘劇。
經過近幾十年的經濟發展,中國與歐美髮達國家的差距已經縮小很多,區域性地區很多方面已經超越歐美髮達國家。但無可否認,中國社會與歐美髮達國家整體的最大差距還是在養老等社會保障上。
中國數億農村老人,每月只有100元的養老補貼。比起以前當然已經是巨大進步,但和歐美髮達國家比只能令人汗顏。新農合也改善了很大部分農村老人有病不治自己等死的慘狀,是巨大的進步,但和歐美髮達國家比只能說剛剛開始有了一點醫療保障。
相比之下,歐美髮達國家老年人有比較完善的養老和醫療保障。即使社會保障方面最差的歐美髮達國家美國,肯定也比中國的農村老人強得多。
歐美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下,加上親情相對中國淡漠很多。歐美髮達國家老人基本是社會化養老,自己住養老院,很少有和子女共同居住的。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下,歐美老人養老基本也不需要子女出錢,不會給子女造成巨大負擔。
平時看起來很不錯的歐美社會化養老體制,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造成了無數慘劇。養老院中的老人不但是新冠肺炎死亡最多的群體,甚至還有很多被活活餓死。另外我們很驚訝於歐美死亡很多人卻沒造成社會動盪,很大程度是因為死的養老院老人多對其它人衝擊小,歐美親情又相對比較淡薄。歐美的這套社會化養老體系,平時執行還是不錯,也被很多中中國人羨慕,視為應該大力學習的物件。
但在這次新冠疫情中,養老院是歐美疫情最嚴重的地方,造就了無數慘劇。
養老院條件再好,也是一個人員大量聚集的地方,天然利於病毒傳播。體弱多病的老人又是最容易感染和死亡的群體。
更可怕的是,出現老人感染後,歐美很多養老院出現了員工逃走,自理能力差的老人無人照顧的情形。別說做各種措施防止老人感染了,很多老人因為無人照顧沒法吃東西唄活活餓死。
三月底,西班牙出動軍隊為公共設施進行消毒。發現了多家養老院的老人死在床上,屍體都無人處理,更別說照顧了。
義大利索萊託市的一家養老院,87位老人中有70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工作人員集體逃走,被外界發現時養老院已經有多位老人死亡。
4月份,加拿大蒙特利爾的一家養老院裡,工作人員大部分逃走後,有31名老人被餓死。
這次新冠肺炎中,歐美養老院中類似的慘劇數不勝數,暴露出這種社會化養老體制在特殊情況下會有無比巨大的弊端。
不過歐美社會化體制也就老人和其它人群基本隔離。老人大量死亡對青年人和中年人影響小,整個社會沒受到大的衝擊。
-
4 # 千佛山車神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歐美的老年人是非常獨立的,但其實這種說法不夠準確,其實歐美人都非常獨立,從成年之後就開始獨立,一直到自己年邁時仍舊保持著獨立。
歐美人在年邁之後,都會選擇從事一些自己的愛好,與自己的另一半共同享受生活。通常情況下,歐美老年人是不和子女一起住的,也不給子女照看孫子孫女,而他們也不需要子女來照顧。
尤其是在金錢方面,歐美國家的年輕人是不會給父母錢的,歐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費用全部都要靠自己。
當然,如果子女極為有錢,也會給父母一些零花錢,但這種情況屬於個例。對於大多數歐美家庭而言,父母和子女都是各自過各自的。只是在週末的時候,子女才會帶著孩子去探望父母,僅此而已。
並且子女在探望父母之前一定要提前打好招呼,否者老爸老媽很有可能出去玩了。
但是歲月不饒人,隨著年紀的增大,許多老年人逐漸不能自理。對於這些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首先是由老伴照顧。如果老伴去世了,或者也失去了自理能力,這時子女會來照顧老人的。
不過大多數歐美老人是不會麻煩子女的,當他們的晚年出現生活困難時,他們會選擇住進養老院。至於住養老院的錢,則是由自己支付。如果自己的存款不夠,他們會考慮賣掉房子。
-
5 # 豐豐山心看德國
在德國居住了近十年,我來說說德國的狀況。
首先,每個人都有醫療保險。不管是公保還是私保,在健康發生狀況,需要就醫時,大部分是不用自己再掏腰包了(除非自己要求用最高階的材質,差價需要自己付)。
對於老年人,每個醫療保險公司會有自己的評估體系。對於不同的不能自理程度,會給老人標註不同的護理等級。
這裡以德國TK保險來舉例。護理等級總共6級。首先,公司會派人家訪,來確定護理等級。等級1,可以每個月有最高125歐的護理費用,用於身體照料(比如,洗澡或手腳護理),請人打掃公寓等的開銷;最高4000歐的改善居住環境的費用(比如,老人馬桶或特殊淋浴設施的安置)。以此類推,等級2-6,會提高各種費用的額度。
如果要請保姆,可以根據你的護理等級報銷相應的費用。
總之,在德國,養老是國家的事情,因為作為納稅人為國家繳了一輩子的稅,老了國家也要負起相應的責任。作為子女,當然也要照看老人,但只是做“錦上添花”。
目前德國老齡人口眾多,所以老人護理師缺口很大,經常看新聞,會從中國越南等招聘專業的護理師來德國工作。
-
6 # 新知與常識
我在幾年前參加過由美國東西方中心組織的人口問題調研,訪問過美國高階養老產業,以及普通養老中心,分享一點觀察心得。
泰康人壽的養老、復星集團的星堡等,其實都學習歐美的養老高階產業,鼓勵老人家通過繳交高額儲蓄金,或將自己房產“抵押”,轉換成五星級酒店服務標準的養老社群。但對於一般收入的階層,要不參加半日託,全日託,要不就只能在家,聘請小時工上門照顧老人家。
據統計,2010年,美國六分之一的成年人口超過65歲; 到2030年,將有四分之一的人口超過65歲。據美國退休人員協會統計,近90% 的美國老年人希望隨著年齡的增長能夠住在自己的家裡。但由於美國較低的福利政策,也為了減輕財政負擔,各級政府都出臺政策把醫療補助支出從養老院、老人中心等機構,轉移到家庭和社群護理。
與此同時,子女們工作時間和壓力都在變化,他們很難真正留在家裡,照顧老人家的資源正在減少。從2012年到2022年,對直接護理人員的需求預計將增長37% 。 僅對個人護理助理(該領域的初級工作人員)的需求就將增長49% 。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資料,目前美國有350萬直接護理人員。 七年後,還會有130萬人。
對於身體不便需要特別照顧的老人,勞務派遣中介機構每小時收費25美元,工人們能拿到大約15美元,每次服務最少兩個小時,雖然很多老人家可能不需要這麼長時間,但考慮到小時工在路上通勤時間,收費標準也不容易降低。
對於很多美國老人來說,即便存夠養老錢,或者買了長期護理保險,也不是萬事無憂——問題在於,如果他們在家養老,如何找到小時工?據全美農村健康協會的資料,大約20% 的老年人居住在人煙稀少的非都市指定區域,而加上特朗普政府上臺後,一再出臺重手打擊移民政策,因此找到合適的養老看護小時工也變得更困難。
對於美國本土員工來說,護理行業工薪沒有保障,《公平勞動標準法案》沒有涵蓋家庭護理人員,這意味著他們不受加班工資或最低工資要求的限制。 此外,勞務中介機構和政府體系對從業者缺乏系統培訓,也沒有太好的職業發展機會。對於年輕人來說,尤其要在心理上克服對於侍候老人、護理工作的繁瑣與清潔衛生的心理問題。
我在夏威夷一家老人院,跟一位華裔年輕服務人員聊過,他說在養老院工作過一段時間,可以獲得養老中心開具的推薦信,更容易找到公共事業行業的職位。一是養老院工作經歷,增加他對弱勢群體的理解和支援工作,二是養老院董事委員會都有社會賢達人士達人,通過他們的社會資源關係,也可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引薦。
-
7 # 非朱非墨
歐美人婚後對待不能自理的父母,一般是送去養老院進行護理。其實並不像我們想的那麼冷血。
因為歐美國家的養老院一般都是比較專業的。有專業的醫護人員來護理老人。當然價格也相對貴一些。
但是當她得知,護理人員在美國薪資高,還可以隨時互相解聘的時候,她選擇考了護理證。然後她就去了家門口附近的一家養老院。
她說歐美的子女其實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冷血,他們只不過比較理性。但是每週週末都會有子女來輪流照顧養老院中的老人。
有的會在週末把老人接回家兩天,和孩子們團聚。
其實這些她說都可以理解,畢竟美國是個高度發展的國家,想要一邊照顧好老人,一邊支付高額的養老院護理費用,自然不能自己親自護理不能自理的父母。
大家各自生活的好處是減少產生磨擦的機會。我的一個法國鄰居,離婚後自己生活,住著一個三居室。
目前老太太吃飯是有專業的老年服務公司送飯,每天上午有一個醫療保障機構派出的專業助理幫助老人梳洗穿衣,平時還有一個小時工每週三四次負責打掃衛生和洗涮。
需要看病的時候會有醫生上門服務。老人只有一個孩子,但是這個兒子還要上班,由於不在同一個城市,不能每天下班後到她家看她。所以她的兒子,也就是我的鄰居說要找房子。
-
8 # 檢檢子
歐美人信仰基督教,孩子17歲就不管了,叫父母名字,不再說爸爸媽媽了。也就是都是獨立自主人。同時曾經的孩子自然不管曾經父母的養老問題,估計是基督教徒管。
儒家文化與基督教文化不一樣的
-
9 # 修身AND齊家
我姐夫的奶奶,92歲的德中國人,第二任丈夫去世後,她賣掉大獨立屋,然後租在老年人公寓獨居,平常午餐有配送,早晚餐自己隨便吃點麥片面包,和其它老人娛樂。子女每年僅聖誕節去她那裡拜訪一次,平常靠電話。姐夫說等他母親年齡再大些也去養老院,他們是不會照顧的。所以我得健康活著,不然我若比我父母先走,留下在異國姐姐怎麼能照顧自己父母
-
10 # 我是美麗的一片雲
澳洲的養老環境非常好,漂亮安靜,我工作在養老院,我的公公八十歲了已經半身不遂七年了,能拄著柺杖走二十米遠,我婆婆七十九歲,現在都是我婆婆照顧我公公,我婆婆經常開車帶著我的公公出去吃飯購物,喝咖啡,看風景,如果有病了會給家庭醫生打電話,醫生會去家裡檢查病情的,我也會經常去看望老人家,帶著她們去吃飯,喝咖啡,去風景區走走,因為我們住的距離有120公里,每次去看望他們開車要一個半小時。
回覆列表
很多人說,西方人比較冷漠,對待父母也是如此,但真實的情況是,歐美人和我們沒有太大區別,我們怎麼對父母的,他們也八九不離十。
首先歐美人做一項工作就會做很久,哪怕已經七八十歲了,他們還會做。我有個跑體育的記者朋友,在2016年裡約奧運會的時候去前線採訪,現場就有個看起來至少70歲的巴西老奶奶,扛著相機和一幫年輕人一起攝影,比賽結束又風風火火跑到另一場去繼續工作。
我在歐洲旅遊的時候,一些超市的收銀人員,很多都是白髮蒼蒼的老人。另外,我在美國也有親戚,算是我的表姨,她今年60歲,她的老公是一位老律師,今年70多歲了,但是還在工作。
所以,歐美人的職業生涯是很長的,基本上都會幹到實在是幹不動了為止。
歐美人真的幹不動了,不少人會住在社群,有些則會去養老院,當然還有一些跟兒女們生活在一起,大家應該看過歐美的一些電影吧,比如很經典的《遇見你之前》,男主到女主家做客的時候,女主的爺爺不就是跟他們住在一起嗎?還有《聞香識女人》,阿爾-帕西諾主演的瞎子,也就和親戚住在一起,一個瞎子不能自理,那麼親戚就請來男主照顧他,這跟我們中國請保姆、護工照顧老人有什麼區別?
因此,不要覺得歐美人冷酷無情,大家都是人,都有親人,能在同一個屋簷下照顧老人就會盡量照顧,或者說請人老照顧,實在是照顧不了就送至社群或者養老院,跟我們沒啥太大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