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草之蘭,如玉之堇。匪曰燻琢,成此芳絢。”出自《大藏經》之《龍光寺竺道生法師誄 》。 典故 《大藏經》中收有南朝宋慧琳的《龍光寺竺道生法師誄》一文,該文系紀念竺道生法師生平之作。元嘉十一年冬十月庚子日,道生法師卒於廬山後,筆者為表示哀悼,寫出了《龍光寺竺道生法師誄》這篇敘述死者生前事蹟的文章。在文中,作者稱竺道生法師“如草之蘭,如玉之瑾, 匪曰薰雕,成此芳絢” ,其意即其就像蘭草、瑾玉一樣,不要說什麼薰香雕刻了,自然成就了它們芳香與絢爛。 《大藏經》之《龍光寺竺道生法師誄 》是南朝釋慧琳敘述道生法師生平所寫。 竺道生法師本姓魏,徐州人,自幼聰穎。道生既天資聰慧,思睡敏捷,十五歲便開始登座講法,解經析義,能言善辯,甚而當時的一些著名的僧人和上大夫,也不能不在他面前感到思慮枯竭,言辭匱乏,從而甘拜下風。加之,道生性情靜穆而剛烈,又脾氣隨和,喜獎掖他人,所以聲望日益提高。但一個人太卓異突出,易為人所嫉;性格太剛正,亦難為人所容。道生法師的一些學說被佛教界一些拘守教條的人士指斥為邪說、異端,以致被遺出南京。作者擬《龍光寺竺道生法師誄》一文,即為之表達鳴不平之意。
“如草之蘭,如玉之堇。匪曰燻琢,成此芳絢。”出自《大藏經》之《龍光寺竺道生法師誄 》。 典故 《大藏經》中收有南朝宋慧琳的《龍光寺竺道生法師誄》一文,該文系紀念竺道生法師生平之作。元嘉十一年冬十月庚子日,道生法師卒於廬山後,筆者為表示哀悼,寫出了《龍光寺竺道生法師誄》這篇敘述死者生前事蹟的文章。在文中,作者稱竺道生法師“如草之蘭,如玉之瑾, 匪曰薰雕,成此芳絢” ,其意即其就像蘭草、瑾玉一樣,不要說什麼薰香雕刻了,自然成就了它們芳香與絢爛。 《大藏經》之《龍光寺竺道生法師誄 》是南朝釋慧琳敘述道生法師生平所寫。 竺道生法師本姓魏,徐州人,自幼聰穎。道生既天資聰慧,思睡敏捷,十五歲便開始登座講法,解經析義,能言善辯,甚而當時的一些著名的僧人和上大夫,也不能不在他面前感到思慮枯竭,言辭匱乏,從而甘拜下風。加之,道生性情靜穆而剛烈,又脾氣隨和,喜獎掖他人,所以聲望日益提高。但一個人太卓異突出,易為人所嫉;性格太剛正,亦難為人所容。道生法師的一些學說被佛教界一些拘守教條的人士指斥為邪說、異端,以致被遺出南京。作者擬《龍光寺竺道生法師誄》一文,即為之表達鳴不平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