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來歷,有許多種說法。一說,漢武帝時有一個宮女名叫元宵,做得一手好湯圓;元宵想念家裡的父母姊妹,感動了東方朔;東方朔就編了一個玉帝要火燒長安城的故事,讓漢武帝批准在正月十五日,家家戶戶做湯圓、點燈籠,同時允許娘娘、宮女出宮,與民同樂,以避邪;到了那一天,元宵在自己的燈籠上寫著“元宵”兩 個字,帶著自己做的湯圓出了宮,並順利地與父母姊妹團圓,從此湯圓就又被稱為元宵。 另一說,唐王李世民當了皇帝后,不斷有外敵侵擾,於是派大將軍郭子儀出征;郭子儀打了勝仗回師時,已過了春節這個年;李世民決定在正月十五、十六這兩天,為郭子儀補過一個小年,還要用一種新鮮的食物款待郭子儀;皇宮裡的御廚都犯了難,最後才想出了做一種把米磨成面再包餡的食物;李世民和郭子儀、魏徵等大臣吃了這種食物都說好,問叫什麼名字;御廚靈機一動說就叫“白麵團”,魏徵說:“這些白麵團圓溜溜的,象徵著天下一統、人民團圓,就叫唐圓吧!”李世民聽了大喜,傳令天下這一天都吃唐圓;老百姓說叉了音,就變成了湯圓;正月十五本是道教的上元節,從此又改叫元宵節了。
元宵節的來歷,有許多種說法。一說,漢武帝時有一個宮女名叫元宵,做得一手好湯圓;元宵想念家裡的父母姊妹,感動了東方朔;東方朔就編了一個玉帝要火燒長安城的故事,讓漢武帝批准在正月十五日,家家戶戶做湯圓、點燈籠,同時允許娘娘、宮女出宮,與民同樂,以避邪;到了那一天,元宵在自己的燈籠上寫著“元宵”兩 個字,帶著自己做的湯圓出了宮,並順利地與父母姊妹團圓,從此湯圓就又被稱為元宵。 另一說,唐王李世民當了皇帝后,不斷有外敵侵擾,於是派大將軍郭子儀出征;郭子儀打了勝仗回師時,已過了春節這個年;李世民決定在正月十五、十六這兩天,為郭子儀補過一個小年,還要用一種新鮮的食物款待郭子儀;皇宮裡的御廚都犯了難,最後才想出了做一種把米磨成面再包餡的食物;李世民和郭子儀、魏徵等大臣吃了這種食物都說好,問叫什麼名字;御廚靈機一動說就叫“白麵團”,魏徵說:“這些白麵團圓溜溜的,象徵著天下一統、人民團圓,就叫唐圓吧!”李世民聽了大喜,傳令天下這一天都吃唐圓;老百姓說叉了音,就變成了湯圓;正月十五本是道教的上元節,從此又改叫元宵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