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市西70公里有個大邑縣。大邑在歷史上的知名度,主要是因為三國名將趙雲,我們的“常山趙子龍”就葬在了那裡。 趙雲是三國時期劉備軍中有名的五虎上將之一,對蜀國的建立功績昭彰。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後,趙雲主要駐防在成都大邑一線,留下了靜惠山土城、望軍樓、望羌臺、躲兵溝、藏兵洞、九寨連營等征戰遺蹟處和許多膾炙人口的英勇故事。 建興七年(公元229年),趙雲病故,蜀漢有“賜葬大臣於生地或主要活動地”的葬制,後主劉禪“敕葬趙雲於成都錦屏山之東(今大邑縣銀屏山麓),建立廟堂,四時享祭”,其墓地60畝。延熙四年(公元241年),蜀漢追諡趙雲為順平侯。 由於歷史的滄桑變遷,紀念趙雲的祠廟也是興而有廢,廢而復興,有記載的漢順平侯祠(俗呼子龍廟、將軍廟),在子龍幕前。 漢順平侯祠座落在大邑城邊的錦屏山腳,佔地25畝,坐北朝南,氣勢恢宏。祠院前牆略呈弧形,中間豎起一堵照壁,上刻“漢順平侯祠”五個大字。巍峨壯觀、莊嚴肅穆懸門式子龍大殿,正中砌四尺高須彌座神臺,上塑趙雲全身坐像,高四米餘,頭戴五弁大冠,身著虎皮單衣,銀鬚浩發,氣宇軒昂,威嚴中透著忠厚,充分表現了將軍的義膽忠肝和凜然正氣。
四川成都市西70公里有個大邑縣。大邑在歷史上的知名度,主要是因為三國名將趙雲,我們的“常山趙子龍”就葬在了那裡。 趙雲是三國時期劉備軍中有名的五虎上將之一,對蜀國的建立功績昭彰。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後,趙雲主要駐防在成都大邑一線,留下了靜惠山土城、望軍樓、望羌臺、躲兵溝、藏兵洞、九寨連營等征戰遺蹟處和許多膾炙人口的英勇故事。 建興七年(公元229年),趙雲病故,蜀漢有“賜葬大臣於生地或主要活動地”的葬制,後主劉禪“敕葬趙雲於成都錦屏山之東(今大邑縣銀屏山麓),建立廟堂,四時享祭”,其墓地60畝。延熙四年(公元241年),蜀漢追諡趙雲為順平侯。 由於歷史的滄桑變遷,紀念趙雲的祠廟也是興而有廢,廢而復興,有記載的漢順平侯祠(俗呼子龍廟、將軍廟),在子龍幕前。 漢順平侯祠座落在大邑城邊的錦屏山腳,佔地25畝,坐北朝南,氣勢恢宏。祠院前牆略呈弧形,中間豎起一堵照壁,上刻“漢順平侯祠”五個大字。巍峨壯觀、莊嚴肅穆懸門式子龍大殿,正中砌四尺高須彌座神臺,上塑趙雲全身坐像,高四米餘,頭戴五弁大冠,身著虎皮單衣,銀鬚浩發,氣宇軒昂,威嚴中透著忠厚,充分表現了將軍的義膽忠肝和凜然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