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是這樣的,當債券發行的時候,債券的到期日以及票面利率就已經是固定不變的了。當銀行利率上升的時候,意味著市場的無風險利率上升,因此資金會從債券流向銀行(或者廣義的無風險資產),從而使得債券價格下跌。理論上,當債券價格下跌到一定程度,使得債券的實際收益率(可理解為名義利率和無風險利率的差額)回到發行時的水平的時候,債券價格達到均衡。
再回到債券回報率的問題。我們假設債券發行的時候,面值100元,一年後到期,年利率5%。而當時銀行存款利率是3%。因此我們發現,這張債券的回報率高於無風險利率2個百分點。假設發行了 2個月以後,現在銀行利率漲到了4%,而債券由於票面利率無法更改,依然是5%,由此可見這張債券的回報率只高於無風險利率1個百分點了(不考慮折現率),但是債券內在的風險不變,因此這樣一來等於是在同樣的風險條件下,債券的回報率下降了。
回報率下降以後,由於相應的風險無法得到利息的補償,因此這張債券在市場上的價格會下降,比如降到99元左右,而到期以後依然可以拿到本息和105元,這樣6%左右的利率比當前市場利率(4%)依然高2個百分點左右,和發行時的情況一致,假設當前債券的內在風險依然和發行時一致的話,債券價格達到均衡。
道理是這樣的,當債券發行的時候,債券的到期日以及票面利率就已經是固定不變的了。當銀行利率上升的時候,意味著市場的無風險利率上升,因此資金會從債券流向銀行(或者廣義的無風險資產),從而使得債券價格下跌。理論上,當債券價格下跌到一定程度,使得債券的實際收益率(可理解為名義利率和無風險利率的差額)回到發行時的水平的時候,債券價格達到均衡。
再回到債券回報率的問題。我們假設債券發行的時候,面值100元,一年後到期,年利率5%。而當時銀行存款利率是3%。因此我們發現,這張債券的回報率高於無風險利率2個百分點。假設發行了 2個月以後,現在銀行利率漲到了4%,而債券由於票面利率無法更改,依然是5%,由此可見這張債券的回報率只高於無風險利率1個百分點了(不考慮折現率),但是債券內在的風險不變,因此這樣一來等於是在同樣的風險條件下,債券的回報率下降了。
回報率下降以後,由於相應的風險無法得到利息的補償,因此這張債券在市場上的價格會下降,比如降到99元左右,而到期以後依然可以拿到本息和105元,這樣6%左右的利率比當前市場利率(4%)依然高2個百分點左右,和發行時的情況一致,假設當前債券的內在風險依然和發行時一致的話,債券價格達到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