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這本雜誌的忠實讀者。說說我自己喜歡這本雜誌的地方吧:
1. 文字簡練,不拖泥帶水。上來交代事件,明確擺明觀點,然後原因1、2、3。一般的雜誌要廢話好幾頁要說的話,這本雜誌一頁輕鬆搞定。當然如果你更看重閱讀本身的愉悅,而不是快速獲取資訊,你可能覺得這種寫作過於乾巴。
2. 週刊,卻有日報的覆蓋面。基本上主要的國際新聞、主要大國的國內新聞、地區新聞基本都有覆蓋。一個星期花一點時間就可以瞭解世界發生了什麼。Newsweek和Bloomberg Newsweek也有新聞覆蓋的意思,但對每個新聞的報道,對我來說,要麼過於囉嗦,要麼缺乏細節。《經濟學人》對我來說剛剛好。
3. 針對的是國際讀者。很多雜誌的讀者都是本國讀者,針對的是本地中產階級的興趣、品味、政治運動。我們這樣住在其他國家的華人,實際上沒有家。這種國際視角的口味對我們剛剛好。順便說一句,它曾經一篇文章說過,雖然這是一本英國雜誌,但其實一半的讀者都在美國。但在寫作上保持英國英語的特色。相對中美媒體的媚俗,這種英國式裝逼也比較符合我的口味。
我是這本雜誌的忠實讀者。說說我自己喜歡這本雜誌的地方吧:
1. 文字簡練,不拖泥帶水。上來交代事件,明確擺明觀點,然後原因1、2、3。一般的雜誌要廢話好幾頁要說的話,這本雜誌一頁輕鬆搞定。當然如果你更看重閱讀本身的愉悅,而不是快速獲取資訊,你可能覺得這種寫作過於乾巴。
2. 週刊,卻有日報的覆蓋面。基本上主要的國際新聞、主要大國的國內新聞、地區新聞基本都有覆蓋。一個星期花一點時間就可以瞭解世界發生了什麼。Newsweek和Bloomberg Newsweek也有新聞覆蓋的意思,但對每個新聞的報道,對我來說,要麼過於囉嗦,要麼缺乏細節。《經濟學人》對我來說剛剛好。
3. 針對的是國際讀者。很多雜誌的讀者都是本國讀者,針對的是本地中產階級的興趣、品味、政治運動。我們這樣住在其他國家的華人,實際上沒有家。這種國際視角的口味對我們剛剛好。順便說一句,它曾經一篇文章說過,雖然這是一本英國雜誌,但其實一半的讀者都在美國。但在寫作上保持英國英語的特色。相對中美媒體的媚俗,這種英國式裝逼也比較符合我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