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022008683485

    其實,官府起初並不泛稱「衙門」,「衙門」是由「牙門」轉化而來的。「牙門」是古代對於軍旅營門的別稱,據說取義於《詩經》“祈父,予王之爪牙”一語。祈父,是大司馬一職的古稱,執掌國家的軍事和武衛,乃王者的左膀右臂,其儀仗“像猛獸以爪牙為衛,故軍前大旗謂牙旗”,用猛獸的爪牙象徵王者的武衛,取其勇猛之意。為了把這種象徵表示出來,起初把猛獸的爪牙列飾在軍事長官辦公的地方,比如中軍營帳門前。後來用木頭刻畫大型的象徵性獸牙於營門兩側,於是便有了「牙門」,但並沒有成為官府的代稱。

    「牙門」演變成「衙門」,相關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晉書 王浚傳》,其傳雲:“時有八百餘人,緣石頭城劫取布帛,臣衙門將軍馬潛,即收得二十餘人。”是作為馬潛的職稱出現的,此時依然和官府之間尚沒有形成任何關係。

    「牙門」演變成「衙門」並正式成為官府的代稱,大致起始於唐。唐代封演的《封氏聞見記》比較詳細地考證了「衙門」的由來。封演說:“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為公牙,府門為牙門,字稍訛變轉而為衙也。”由此可見,唐以前人們是不把官府稱衙門(或牙門)的,由於時俗尚武,官府也以帶點武夫氣概為榮,所以官府始稱牙門。從上可知,「衙門」是由漢字的訛變、演變而產生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皇室一品是幾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