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漫步世界遺產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是孟子提出的一個重要思想,孟子說:理想的政治,應確立如下原則: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民為貴”,是說人民的地位與權力,是至高無上,不可動搖的。一切政治權力與政治制度,從根本來說,都是來自人民、治於人民、為了人民“社稷次之”,社稷在古代指土地神和穀神,山川大地,五穀物產,乃是養育人民,建立國家的物質基礎,當然十分重要。後來社稷就成了國家的代名詞。所以也可以說“社稷”就是國家。作為一個國家,當然要有制度,要有憲法。但制度也好、憲法也好,終究還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的,所以社稷的地位次於人民。“君為輕”,是說相對於民與社稷來說,君的地位並不那麼重要。君的地位與權力是民賦予的,沒有民就沒有君,君怎麼可以與民相提並論呢?社稷是一個國家存在的基礎,很難設想一個國家可以既沒有山川大地,又沒有五穀物產,也沒有憲法制度。一個國家死掉個把國君,仍然不失為一個國家;若是沒有了社稷,國家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國君的地位也不能跟社稷相提並論。得到廣大人民的任命,才有資格做天子;得到天子的任命,才可以做諸侯;得到諸侯的任命,才可以做大夫。可見一切政治權力,從根源上來說,都是來自於民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孕晚期血壓高怎麼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