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塔由於塔基土厚薄不均,塔墩基礎設計構造不完善等原因,從明代起就開始向西北傾斜,虎丘斜塔也被稱為“中國的比薩斜塔”。
虎丘塔,又稱雲巖寺塔,位於蘇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就葬其父(闔閭)於此,葬後3日,便有白虎踞於其上,故名虎丘山,簡稱虎丘。
虎丘塔,是馳名中外的宋代古塔。始建於公元601年(隋文帝仁壽元年),初建成木塔,後毀。現仍存的虎丘塔建於公元959年(後周顯德六年),落成於公元961年(北宋建隆二年),比義大利比薩斜塔早建200多年。
自明代起,由於地基原因,虎丘塔就向西北傾斜,塔頂中心偏離底層中心2.3米,斜度2゜40’,被稱之“東方比薩斜塔”。
虎丘塔為仿樓閣式磚木套筒式結構。塔高47.7米,塔身全磚砌,重 6000多噸。塔系平面八角形,每個面上都有一扇門,七級。由8個外墩和4個內墩支承。屋簷為仿木斗拱,飛簷起翹。塔內有兩層塔壁,彷彿是一座小塔外面又套了一座大塔,其層間的連線以疊澀砌作的磚砌體連線上下和左右。
虎丘塔塔身平面呈八角形,由外墩、迴廊、內墩和塔心室組合而成,內墩之間有十字通道與迴廊溝通,外墩間有8個壺門與平座(即外迴廊)連通,設計完全體現了唐宋時代的建築風格。
虎丘塔由於塔基土厚薄不均,塔墩基礎設計構造不完善等原因,從明代起就開始向西北傾斜,虎丘斜塔也被稱為“中國的比薩斜塔”。
虎丘塔,又稱雲巖寺塔,位於蘇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就葬其父(闔閭)於此,葬後3日,便有白虎踞於其上,故名虎丘山,簡稱虎丘。
虎丘塔,是馳名中外的宋代古塔。始建於公元601年(隋文帝仁壽元年),初建成木塔,後毀。現仍存的虎丘塔建於公元959年(後周顯德六年),落成於公元961年(北宋建隆二年),比義大利比薩斜塔早建200多年。
自明代起,由於地基原因,虎丘塔就向西北傾斜,塔頂中心偏離底層中心2.3米,斜度2゜40’,被稱之“東方比薩斜塔”。
虎丘塔為仿樓閣式磚木套筒式結構。塔高47.7米,塔身全磚砌,重 6000多噸。塔系平面八角形,每個面上都有一扇門,七級。由8個外墩和4個內墩支承。屋簷為仿木斗拱,飛簷起翹。塔內有兩層塔壁,彷彿是一座小塔外面又套了一座大塔,其層間的連線以疊澀砌作的磚砌體連線上下和左右。
虎丘塔塔身平面呈八角形,由外墩、迴廊、內墩和塔心室組合而成,內墩之間有十字通道與迴廊溝通,外墩間有8個壺門與平座(即外迴廊)連通,設計完全體現了唐宋時代的建築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