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bigsxbk

    我從別人那裡找來的 李白(公元701—762)不僅是唐代的有名的大詩人,而且精通劍術,他生平總是“劍不離身,身不離劍”。“宣和書譜”中曾說他“卯歲知通書,及長好擊劍,落落不羈束”。他自幼跟隨父親李客學劍,十五歲就能練一手好劍術,據“五月東魯行答上翁”中說他三十五歲時“顧餘不及仕,學劍來山東”。李白常常是“抽劍步霜月,夜行空庭遍”。如果遇到酒酣或有感慨時,李白則更是浪漫,“起舞拂長劍,四座皆揚眉”;而一旦吃醉了酒,李白便是“醉來脫寶劍,旅憩高堂眠”,什麼也不管了。 劍代表詩人的精神和理想,寄託著詩人的抱負。“長劍一杯酒,男兒放寸心”。李白正是這樣來理解劍的。因此,他要像魯仲連、諸葛亮、謝安那樣為國家建立奇勳的願望,常常是透過劍來反映的,“不然拂劍起,沙漠收奇勳”。同樣,當他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坎坷或波折時,也常以劍來表現自己的苦悶心情。例如,當李白的心情異常沉痛和苦悶的時候,吟誦的就是“停杯投筋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彈劍歌“苦寒”,嚴風起前楹”;“孤劍誰託,悲歌自憐”。當李白表示對當朝弄權奸臣的痛恨和對政治感到寒心時,寫出的則是“嚴陵高揖漢天子,何必長劍拄頤事玉階。達亦不足貴,窮亦不足悲”的絕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狼山五山指哪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