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34208302854

    下面介紹一下紅花染料的製作過程:紅花(又名紅藍草)可直接在纖維上染色,故在紅色染料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紅色曾是隋唐時期的流行色,唐代李中的詩句“紅花顏色掩千花,任是猩猩血未加”形象地概況了紅花非同凡響的豔麗效果。根據現代科學分析,紅花中含有黃色和紅色兩種色素,其中黃色素溶於水和酸性溶液,無染料價值;而紅色素易溶解於鹼性水溶液,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可產生沉澱,形成鮮紅的色澱。古人採用紅花泡製紅色染料的過程如下:將帶露水的紅花摘回後,經“碓搗”成漿後,加清水浸漬。用布袋絞去黃色素(即黃汁),這樣一來,濃汁中剩下的大部分已為紅色素了。之後,再用已發酸的酸粟或淘米水等酸汁沖洗,進一步除去殘留的黃色素,即可得到鮮紅的紅色素。這種提取紅花色素的方法,古人稱之為“殺花法”,此方法在隋唐時期就已傳到曰本等國。如要長期使用紅花,只須用青蒿(有抑菌作用)蓋上一夜,捏成薄餅狀,再陰乾處理,製成“紅花餅”存放即可。待使用時,只須用烏梅水煎出,再用鹼水或稻草灰澄清幾次,便可進行染色了。“紅花餅”在宋元時期之後得到了普及推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綦定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