軲轆體有兩種形式:一是:在五、七律的首句不入韻,二、四句用一韻,六、八句則用前韻的鄰韻,此體又稱雙入雙出。二是:五、七律首句入韻,如拙作之“屐痕侵月歸”一句,然後將此句依次用在第二首的第二句、第三首的第四句、第四首的第六句、第五首的最後一句,共五首,如同車軲轆似的向下滾動。作此體,個人認為第一首的出句是關鍵,此句如果選擇好了,寫起來會順手些,否則在寫第三、四首時因要求對仗會感困難。 舉例: (一) 屐痕侵月歸,青帙掛霜衣。 疏竹斜風斷,禪音妙說稀。 曾酬天地遠,卻恐肝膽微。 悵望三千里,相思幾度飛。 (二) 時意與君違,屐痕侵月歸。 抱梅凌傲骨,剔世恥榮非。 羨慕桃源客,經營景色肥。 焉知紫燕瘦,因向漢家飛。 (三) 形容燕雀譏,酒醒論玄機。 梅影欺書薄,屐痕侵月歸。 孤檠惹紅豆,殘卷漏銀韋。 白下風雨聚,寒螿泣餘祈。 (四) 瀟灑出宮闈,風塵接布衣。 擊絃歌復嘯,抱筆思如飛。 雲影臨窗過,屐痕侵月歸。 山深有高至,頭白勝芳菲。 (五) 徘徊何所依,百醉眇雲暉。 辜負功名早,劬勞鴻鵠巍。 美人情思慟,虎眼嶺南緋。 茗隱關禪事,屐痕侵月歸。 注:虎眼,荔枝的別稱。
軲轆體有兩種形式:一是:在五、七律的首句不入韻,二、四句用一韻,六、八句則用前韻的鄰韻,此體又稱雙入雙出。二是:五、七律首句入韻,如拙作之“屐痕侵月歸”一句,然後將此句依次用在第二首的第二句、第三首的第四句、第四首的第六句、第五首的最後一句,共五首,如同車軲轆似的向下滾動。作此體,個人認為第一首的出句是關鍵,此句如果選擇好了,寫起來會順手些,否則在寫第三、四首時因要求對仗會感困難。 舉例: (一) 屐痕侵月歸,青帙掛霜衣。 疏竹斜風斷,禪音妙說稀。 曾酬天地遠,卻恐肝膽微。 悵望三千里,相思幾度飛。 (二) 時意與君違,屐痕侵月歸。 抱梅凌傲骨,剔世恥榮非。 羨慕桃源客,經營景色肥。 焉知紫燕瘦,因向漢家飛。 (三) 形容燕雀譏,酒醒論玄機。 梅影欺書薄,屐痕侵月歸。 孤檠惹紅豆,殘卷漏銀韋。 白下風雨聚,寒螿泣餘祈。 (四) 瀟灑出宮闈,風塵接布衣。 擊絃歌復嘯,抱筆思如飛。 雲影臨窗過,屐痕侵月歸。 山深有高至,頭白勝芳菲。 (五) 徘徊何所依,百醉眇雲暉。 辜負功名早,劬勞鴻鵠巍。 美人情思慟,虎眼嶺南緋。 茗隱關禪事,屐痕侵月歸。 注:虎眼,荔枝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