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律三秋暮釋義
【玉律】的標準定音器。相傳黃帝時伶倫截竹為筒,以筒之長短分別聲音的清濁高下。樂器之音,則依以為準。分陰、陽各六,共十二律。古人又以配十二月,用吹灰法,以候氣。《後漢書·律曆志上》:“候氣之法……殿中候,用玉律十二。”《晉書·律曆志上》:“武帝太康元年,汲群盜發六國時魏襄王冢,亦得玉律。則古者又以玉為管矣。”前蜀韋莊《和薛先輩初秋寓懷》詩:“玉律初移候,清風乍遠襟。”2.指管樂器。南朝梁江淹《雜體詩·效袁淑<從駕>》:“甿謡響玉律,邑頌被丹絃。”餘懷《板橋雜記·雅游》引清王士禛《秦淮雜詩》:“秦淮絲肉中宵發,玉律拋
【三秋】謂九個月。一秋三月,三秋為九月。《詩·王風·采葛》:“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孔穎達疏:“年有四時,時皆三月,三秋謂九月也。”一說指三年。見清俞樾《古書疑義舉例·以小名代大名例》。晉陸機《輓歌》之一:“三秋猶足收,萬世安可思!”宋李彌遜《水調歌頭·次向伯恭薌林見寄》詞:“不見隱君子,一月比三秋。”《燕山外史》卷二:“室邇人遐,每切三秋之感。”2.指秋季。七月稱孟秋、八月稱仲秋、九月稱季秋、合稱三秋。晉陶潛《閒情賦》:“願在莞
玉律三秋暮釋義
【玉律】的標準定音器。相傳黃帝時伶倫截竹為筒,以筒之長短分別聲音的清濁高下。樂器之音,則依以為準。分陰、陽各六,共十二律。古人又以配十二月,用吹灰法,以候氣。《後漢書·律曆志上》:“候氣之法……殿中候,用玉律十二。”《晉書·律曆志上》:“武帝太康元年,汲群盜發六國時魏襄王冢,亦得玉律。則古者又以玉為管矣。”前蜀韋莊《和薛先輩初秋寓懷》詩:“玉律初移候,清風乍遠襟。”2.指管樂器。南朝梁江淹《雜體詩·效袁淑<從駕>》:“甿謡響玉律,邑頌被丹絃。”餘懷《板橋雜記·雅游》引清王士禛《秦淮雜詩》:“秦淮絲肉中宵發,玉律拋
【三秋】謂九個月。一秋三月,三秋為九月。《詩·王風·采葛》:“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孔穎達疏:“年有四時,時皆三月,三秋謂九月也。”一說指三年。見清俞樾《古書疑義舉例·以小名代大名例》。晉陸機《輓歌》之一:“三秋猶足收,萬世安可思!”宋李彌遜《水調歌頭·次向伯恭薌林見寄》詞:“不見隱君子,一月比三秋。”《燕山外史》卷二:“室邇人遐,每切三秋之感。”2.指秋季。七月稱孟秋、八月稱仲秋、九月稱季秋、合稱三秋。晉陶潛《閒情賦》:“願在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