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Hz--60Hz:這段低頻往往給人很響的感覺,如雷聲,是音樂中強勁有力的感覺;如果提升過高,則又會混濁不清,造成清晰度不佳;可以適當的增加一點;(增加與減少都是相對與0dB而言)
60Hz--250Hz:這段頻率包括基音、節奏音的主音,它和高中音的比例構成了音色結構的平衡特性;強之則音色豐滿,弱之則音色單薄,過強則產生隆隆聲;可置於0dB或者稍微高一點;
250Hz--2KHz:它包括大多數樂器的低頻泛音和低次諧波;適當的減少;
2KHz--4kHz:這段頻率屬中頻,如果提升得過高會掩蓋說話的識別音,尤其是3kHz提升過高,會引起聽覺疲勞;0dB附件調整;
4kHz--5KHz:這是具有臨場感的頻段,它影響語言和樂器等聲音的清晰度。提升這一頻段,使人感覺聲源與聽者的距離顯得稍近了一些;衰減5kHz,就會使聲音的距離感變遠;如果在5kHz左右提出升6dB,則會使整個混合聲音的聲功率提升3dB;可適當增加;
6kHz--16kHz:這一頻段控制著音色的明亮度,宏亮度和清晰度;可以適當提升,不過在話筒時候,高音高容易產生嘯叫,這個時候需要調低。
總之:均衡器,顧名思義就是均衡聲音各音段的強度,調整亦需要根據音源的不同而不同,慢慢摸索就可以得到快速的調整方法,成為音樂達人。
20Hz--60Hz:這段低頻往往給人很響的感覺,如雷聲,是音樂中強勁有力的感覺;如果提升過高,則又會混濁不清,造成清晰度不佳;可以適當的增加一點;(增加與減少都是相對與0dB而言)
60Hz--250Hz:這段頻率包括基音、節奏音的主音,它和高中音的比例構成了音色結構的平衡特性;強之則音色豐滿,弱之則音色單薄,過強則產生隆隆聲;可置於0dB或者稍微高一點;
250Hz--2KHz:它包括大多數樂器的低頻泛音和低次諧波;適當的減少;
2KHz--4kHz:這段頻率屬中頻,如果提升得過高會掩蓋說話的識別音,尤其是3kHz提升過高,會引起聽覺疲勞;0dB附件調整;
4kHz--5KHz:這是具有臨場感的頻段,它影響語言和樂器等聲音的清晰度。提升這一頻段,使人感覺聲源與聽者的距離顯得稍近了一些;衰減5kHz,就會使聲音的距離感變遠;如果在5kHz左右提出升6dB,則會使整個混合聲音的聲功率提升3dB;可適當增加;
6kHz--16kHz:這一頻段控制著音色的明亮度,宏亮度和清晰度;可以適當提升,不過在話筒時候,高音高容易產生嘯叫,這個時候需要調低。
總之:均衡器,顧名思義就是均衡聲音各音段的強度,調整亦需要根據音源的不同而不同,慢慢摸索就可以得到快速的調整方法,成為音樂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