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與馬踏飛燕沒有關係。《馬踏飛燕》是1969年在甘肅武威的一座東漢墓中出土的。這件古代青銅作品,作於公元220年前後,高345釐米,長41釐米。這件兩千年前製作的銅奔馬造型生動,鑄造精美,比例準確,四肢動勢符合馬的動作習性,為中外的許多考古學家和藝術家歎為觀止。奔馬正昂首嘶鳴,舉足騰躍,一隻蹄踏在一隻飛翔的燕子身上。從力學上分析,《馬踏飛燕》為飛燕找到了重心落點,造成穩定性。這種浪漫主義手法烘托了駿馬矯健的英姿和風馳電掣的神情,給人們豐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覺,又有動的節奏。《馬踏飛燕》也是中國青銅藝術的奇葩。
王昭君是漢元帝時期被選入宮為宮女。雖然其相貌出眾,但因品格高尚,不似他人用各種手段以謀求皇帝的寵愛,於是“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竟寧元年(前33年),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請求和親,昭君自願請求嫁於匈奴,後呼韓邪單于封其“寧胡閼氏”。王昭君與呼韓邪單于育有一子,名伊屠智牙師,後為右日逐王。呼韓邪死後,王昭君再嫁復株累若鞮單于,育有二女,長女為須卜居次,次女為當於居次。王昭君死後,葬於“青冢”(現內蒙古呼和浩特城南)。
“昭君出塞”,為漢與匈奴之間結束戰爭,對加強彼此的友好關係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傳說“昭君出塞”時,王昭君行於大漠途中,悲懷於自身命運和遠離家鄉,因而在馬上百無聊賴,彈《出塞曲》。天邊飛過的大雁,聽到曲調的幽怨和感傷,肝腸寸斷,紛紛掉落在地。因而“沉魚落雁”中的“落雁”由此得名。
王昭君與馬踏飛燕沒有關係。《馬踏飛燕》是1969年在甘肅武威的一座東漢墓中出土的。這件古代青銅作品,作於公元220年前後,高345釐米,長41釐米。這件兩千年前製作的銅奔馬造型生動,鑄造精美,比例準確,四肢動勢符合馬的動作習性,為中外的許多考古學家和藝術家歎為觀止。奔馬正昂首嘶鳴,舉足騰躍,一隻蹄踏在一隻飛翔的燕子身上。從力學上分析,《馬踏飛燕》為飛燕找到了重心落點,造成穩定性。這種浪漫主義手法烘托了駿馬矯健的英姿和風馳電掣的神情,給人們豐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覺,又有動的節奏。《馬踏飛燕》也是中國青銅藝術的奇葩。
王昭君是漢元帝時期被選入宮為宮女。雖然其相貌出眾,但因品格高尚,不似他人用各種手段以謀求皇帝的寵愛,於是“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竟寧元年(前33年),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請求和親,昭君自願請求嫁於匈奴,後呼韓邪單于封其“寧胡閼氏”。王昭君與呼韓邪單于育有一子,名伊屠智牙師,後為右日逐王。呼韓邪死後,王昭君再嫁復株累若鞮單于,育有二女,長女為須卜居次,次女為當於居次。王昭君死後,葬於“青冢”(現內蒙古呼和浩特城南)。
“昭君出塞”,為漢與匈奴之間結束戰爭,對加強彼此的友好關係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傳說“昭君出塞”時,王昭君行於大漠途中,悲懷於自身命運和遠離家鄉,因而在馬上百無聊賴,彈《出塞曲》。天邊飛過的大雁,聽到曲調的幽怨和感傷,肝腸寸斷,紛紛掉落在地。因而“沉魚落雁”中的“落雁”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