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母種製作
組織分離法簡單易行,後代變異小,能保菌株的優良特性,它是生產上常用的菌種分離法。種菇應選擇外觀典型,大小適中,菌蓋表面鱗片較少,顏色純白無病蟲害的頭潮菇,採摘種菇應在雞腿菇生長的棒狀後期或梭形前期。
母種培養基可選擇PDA培養基,也可用如下配方:小麥600克,鮮子實體100克,葡萄糖20克,蛋白腖3克,磷酸二氫鉀0.5克,磷酸氫二鉀1克,硫酸鎂1克,硫酸鈣1克,瓊脂25克,水1000 毫升。母種培養基的製作過程及無菌分離技術同其它食用菌制種技術,不再介紹。
(2)原種製作
雞腿菇原種製作多采用麥粒種,其配製方法如下:麥粒浸泡24小時左右,至麥粒露白,用清水沖洗後煮沸20~25分鐘,撈出瀝乾水後加1%石膏粉,20%已粉碎的麥稈發酵料,然後裝瓶,、無菌接種與培養。此配方菌絲生長旺盛,生長速度快,在25℃環境下750毫升菌種瓶12-15天可長滿瓶。
(3)栽培種的製作
雞腿菇栽培種培養基多用棉殼、麥稈發酵料配製。配方如下:麥稈牛糞發酵料33%、麩皮10 %、棉籽皮50%、玉米粉5%、石灰2%。先將麥稈粉碎中加牛糞20%-30%,加石膏2%,堆積發酵5-6天,然後加入其它原料,發酵48小時即可裝袋,無菌接種與培養。此配方比單純用發酵料及單純用棉籽皮有發酵快、菌絲壯的優點
(1)母種製作
組織分離法簡單易行,後代變異小,能保菌株的優良特性,它是生產上常用的菌種分離法。種菇應選擇外觀典型,大小適中,菌蓋表面鱗片較少,顏色純白無病蟲害的頭潮菇,採摘種菇應在雞腿菇生長的棒狀後期或梭形前期。
母種培養基可選擇PDA培養基,也可用如下配方:小麥600克,鮮子實體100克,葡萄糖20克,蛋白腖3克,磷酸二氫鉀0.5克,磷酸氫二鉀1克,硫酸鎂1克,硫酸鈣1克,瓊脂25克,水1000 毫升。母種培養基的製作過程及無菌分離技術同其它食用菌制種技術,不再介紹。
(2)原種製作
雞腿菇原種製作多采用麥粒種,其配製方法如下:麥粒浸泡24小時左右,至麥粒露白,用清水沖洗後煮沸20~25分鐘,撈出瀝乾水後加1%石膏粉,20%已粉碎的麥稈發酵料,然後裝瓶,、無菌接種與培養。此配方菌絲生長旺盛,生長速度快,在25℃環境下750毫升菌種瓶12-15天可長滿瓶。
(3)栽培種的製作
雞腿菇栽培種培養基多用棉殼、麥稈發酵料配製。配方如下:麥稈牛糞發酵料33%、麩皮10 %、棉籽皮50%、玉米粉5%、石灰2%。先將麥稈粉碎中加牛糞20%-30%,加石膏2%,堆積發酵5-6天,然後加入其它原料,發酵48小時即可裝袋,無菌接種與培養。此配方比單純用發酵料及單純用棉籽皮有發酵快、菌絲壯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