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44798360908

    一是殷商時期。商代的金文一般較簡短,只有一兩個或十個字左右。如“父乙”、“父丁”等主要是人名,大多數是氏族名、人名、被祭祀的祖先名、器名、製造人的名字以及族徽等。商代的金文中有不少象形文字,種類較多,大多數是動物,如馬、虎、鳥、魚、象、豬、狗,也有兵器、家室、舟車、亞形、山形、子孫等各種形象。這是商代金文特有的現象。這些象形字較甲骨文更原始而寫實,可以說是金文中較古老的字型。這個時期銘文的字型均端嚴不苟,其款識筆劃鋒銳、氣魄雄偉。代表作有:《司母戊鼎》、《戌嗣子鼎》、《司母辛鼎》等,雖字少卻獨具風格,有的樸拙凝重,有的流暢瘦勁,開啟了西周金文的先河。

    二是西周時期。這一時期金文有了較大發展,由於西周禮器極盛,因而留存於世的金文數量十分可觀。從風格上來說,西周前期的金文以朴茂凝重、瑰麗沉雄為主要特徵,起訖多不露鋒,筆畫遒勁峻拔,整體上體現出線與塊面結合的形式美。到了西周中期,金文的風格由朴茂沉雄變為典雅平和,用筆柔和酣暢、筆畫圓渾,但是裝飾意味趨弱、用筆意蘊增強、行款佈局疏朗自如。西周晚期,金文趨於成熟,筆畫由初期的肥瘦懸殊趨於統一,字形更加自由,風格也呈現多樣化,顯示了大篆成熟時期的風格特徵。這一時期著名的重器有大盂鼎、散氏盤、毛公鼎、小克鼎等。總的來說,這個時期金文的字型一般較為均衡,筆劃圓勻,起筆、收筆、轉換都為圓筆,故筆劃整齊而凝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生的正確思想觀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