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件酥餅

    1.選擇測量範圍 和測量重量、溫度一樣,選擇溼度感測器首先要確定測量範圍。除了氣象、科研部門外,搞溫、溼度測控的一般不需要全溼程(0-100%RH)測量。

    2.選擇測量精度 測量精度是溼度感測器最重要的指標,每提高—個百分點,對溼度感測器來說就是上一個臺階,甚至是上一個檔次。因為要達到不同的精度,其製造成本相差很大,售價也相差甚遠。所以使用者一定要量體裁衣,不宜盲目追求“高、精、尖”。如在不同溫度下使用溼度感測器,其示值還要考慮溫度漂移的影響。眾所周知,相對溼度是溫度的函式,溫度嚴重地影響著指定空間內的相對溼度。溫度每變化0.1℃。將產生0.5%RH的溼度變化(誤差)。使用場合如果難以做到恆溫,則提出過高的測溼精度是不合適的。多數情況下,如果沒有精確的控溫手段,或者被測空間是非密封的,±5%RH的精度就足夠了。對於要求精確控制恆溫、恆溼的區域性空間,或者需要隨時跟蹤記錄溼度變化的場合,再選用±3%RH以上精度的溼度感測器。而精度高於±2%RH的要求恐怕連校準感測器的標準溼度發生器也難以做到,更何況感測器自身了。相對溼度測量儀表,即使在20—25℃下,要達到2%RH的準確度仍是很困難的。通常產品資料中給出的特性是在常溫(20℃±10℃)和潔淨的氣體中測量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辨別漢密爾頓百老匯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