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鐵帽子王,是指世襲罔替,即隔代不降爵的王爵。
清宗室爵位,共有十二等,即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四公”(鎮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四將軍”(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和奉恩將軍)。所謂“不入八分”,就是不可享受的八種待遇——朱輪(紅車輪)、紫韁(乘馬用的紫色韁繩)、馬坐褥、寶石頂、雙眼花翎、牛角燈、茶搭子(盛熱水器物)和銅門釘。
清朝鐵帽子王共十二位,八位是清初時功勳卓著的皇親宗室,四位屬清中後期的恩封者。詳列如下:
禮親王代善——努爾哈赤次子;
睿親王多爾袞——努爾哈赤十四子;
豫親王多鐸duó——努爾哈赤十五子;
鄭親王濟爾哈朗——努爾哈赤胞弟舒爾哈齊第六子;
肅親王豪格——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之長子;
承澤親王碩塞——皇太極五子,其子博果鐸襲爵後改封號為莊親王。
克勤郡王嶽託——禮親王代善長子;
順承郡王勒克德渾——代善第三子薩哈璘之子;
怡親王胤祥——康熙帝第十三子。
其實鐵帽子王並不“鐵”。晚晴時的辛酉政變即處理了兩個。
1861年,咸豐帝在熱河行宮病故,遺命載垣、端華等八人“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以助新帝——6歲的載淳執掌權柄,此乃顧命八大臣。
而恭親王奕訢則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被奉懿旨加恩為親王世襲罔替,由此清朝的鐵帽子王增至十個。
另兩個鐵帽子王是醇親王和慶親王。醇親王奕譞xuān是道光帝第七子慶親王奕劻是乾隆第十七子永璘之孫,其在20世紀初可謂是最炙手可熱的晚晴重臣。
清代的鐵帽子王,是指世襲罔替,即隔代不降爵的王爵。
清宗室爵位,共有十二等,即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四公”(鎮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四將軍”(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和奉恩將軍)。所謂“不入八分”,就是不可享受的八種待遇——朱輪(紅車輪)、紫韁(乘馬用的紫色韁繩)、馬坐褥、寶石頂、雙眼花翎、牛角燈、茶搭子(盛熱水器物)和銅門釘。
清朝鐵帽子王共十二位,八位是清初時功勳卓著的皇親宗室,四位屬清中後期的恩封者。詳列如下:
禮親王代善——努爾哈赤次子;
睿親王多爾袞——努爾哈赤十四子;
豫親王多鐸duó——努爾哈赤十五子;
鄭親王濟爾哈朗——努爾哈赤胞弟舒爾哈齊第六子;
肅親王豪格——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之長子;
承澤親王碩塞——皇太極五子,其子博果鐸襲爵後改封號為莊親王。
克勤郡王嶽託——禮親王代善長子;
順承郡王勒克德渾——代善第三子薩哈璘之子;
怡親王胤祥——康熙帝第十三子。
其實鐵帽子王並不“鐵”。晚晴時的辛酉政變即處理了兩個。
1861年,咸豐帝在熱河行宮病故,遺命載垣、端華等八人“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以助新帝——6歲的載淳執掌權柄,此乃顧命八大臣。
而恭親王奕訢則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被奉懿旨加恩為親王世襲罔替,由此清朝的鐵帽子王增至十個。
另兩個鐵帽子王是醇親王和慶親王。醇親王奕譞xuān是道光帝第七子慶親王奕劻是乾隆第十七子永璘之孫,其在20世紀初可謂是最炙手可熱的晚晴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