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智商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隆中拜訪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見,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當時諸葛亮二十七歲!用特曼教授的公式【IQ=MA(心理年齡)/CA(生理年齡)×100】或是按照韋氏量表評價諸葛武侯得分多少?
大家爭議最大的無非“六出祁山,無功而返”。諸葛武侯寫下《出師表》是在公元227年,那時他四十八歲。“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公元234年,五十四歲的諸葛亮帶著滿腔憾恨病逝五丈原。身故時尚且不忘交待後事從簡,還要求葬在定軍山,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27歲到54歲,半輩子的苦心孤詣,如何不讓人動容。諸葛武侯一生,哪裡當不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八個字。殊不知,還未等到“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丞相就帶著未遂的夙願,溘然長逝。是謂,“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倒是想請問:“怎麼用智商量化?”
如果您想以“智商”這種方式去衡量一個人,不論他貧窮或富貴,也不論他聰明或愚鈍,都是無可厚非的。但是,總覺得以這種方式評價歷史人物還是太輕浮了!
先說智商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隆中拜訪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見,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當時諸葛亮二十七歲!用特曼教授的公式【IQ=MA(心理年齡)/CA(生理年齡)×100】或是按照韋氏量表評價諸葛武侯得分多少?
再說武侯大家爭議最大的無非“六出祁山,無功而返”。諸葛武侯寫下《出師表》是在公元227年,那時他四十八歲。“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公元234年,五十四歲的諸葛亮帶著滿腔憾恨病逝五丈原。身故時尚且不忘交待後事從簡,還要求葬在定軍山,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北定中原”、“興復漢室,還於舊都”。27歲到54歲,半輩子的苦心孤詣,如何不讓人動容。諸葛武侯一生,哪裡當不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八個字。殊不知,還未等到“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丞相就帶著未遂的夙願,溘然長逝。是謂,“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倒是想請問:“怎麼用智商量化?”
如果您想以“智商”這種方式去衡量一個人,不論他貧窮或富貴,也不論他聰明或愚鈍,都是無可厚非的。但是,總覺得以這種方式評價歷史人物還是太輕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