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152074690061

    二戰前有好幾個時期,一戰之前美元跟英鎊都是金本位,當時紙質貨幣面值不大,黃金儲備充足,為了維持本國貨幣的信用,所以黃金跟英鎊和美元都可以自由兌換,我之前寫小說的時候特地去查過資料,一戰之前英國的英鎊含金量為7.32克,而當時英鎊跟美元之間是固定匯率大概是1:4.55左右,一美元大概可以兌換1.60克黃金。

    不過在1914年一戰爆發之後,因為戰爭刺激的原因,各國的貨幣都大幅提高,黃金不夠用,因此大家紛紛限制自己的黃金出口,這個東西被列為戰時管制物品了,因此金本位名存實亡,不過美國因為本土沒有被捲入戰爭,所以美元的含金量變化不大,在1926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前,他們的含金量都是1.50克,加上從歐洲流入了不少戰爭橫財(主要是黃金和債券),使得美華人的美元依舊堅挺,想要兌換的話還是有可能的,但是大規模兌換是不可能的,因此談不上自由。

    1934年,也就是經濟危機爆發之後,美元的含金量大幅下跌,大概下跌了80%的樣子,一美元含金量為0.89克黃金,而且此時已經很難兌換了,民間已經基本上沒途徑兌換,外國政府和銀行的話,可以走官方渠進行兌換,而二戰爆發之後,美國的債券發行了不少,雖然名義上美元含金量還是0.89,但是想要兌換的話是更加困難了,在越南戰爭之後,美元的總量急劇攀升,黃金已經不足以支撐兌換,因此尼克松宣佈美元貶值並且停止美元兌換黃金,注意,這是連官方渠道都關閉了,外國政府購買的美元債券,或者是把自己的黃金換成美元存到美華人的手中,此時想要拿回來都很困難了……

    以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康德和拉普拉斯星雲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