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毛毛是一隻狗

    “鶼”字,是中國傳說中的鳥類,生於南方(一說在西方),每隻鳥只有一眼一翅,因此要聯合另一隻鳥才得飛行,白居易《長恨歌》裡說的“在天願為比翼鳥”,就是指這種動物。 從意思上說,好像“鶼鰈情深”或“鰜鰈情深”都可以通,前者是“像比翼鳥與比目魚那樣相依相偎”,後者則是“像比目魚那樣相依相偎”。但是“鶼鰈”比“鰜鰈”使用得更多。透過程式版《四庫全書》檢索發現,“鶼鰈”連用的達35條,而“鰜鰈”連用的只有兩條。“鶼鰈”用例比如朱彝尊《曝書亭集》卷十三:“須臾不相離,無以異鶼鰈。” “鰜鰈”用例比如《欽定盛京通志》:“天家澤俱稱:眾部賢名王邀眷,遇國戚,重姻聨。鰜鰈同胞與梯杭總幅?(此字為左“巾”右“員”,讀音為yuán,意思為“均”。),昔無私覆載,今豈薄虛孱?”“鶼鰈”亦有分開用的,如《文心雕龍·封禪》雲:“西鶼東鰈,南茅北黍”;又如清代龔自珍的《己亥雜詩》也說:“事事相同古所難,如鶼如鰈在長安”。因此以“鶼鰈”指情深已是通例。“鰜鰈”或許可以看作是“鶼鰈”的異形詞。

    “鰈”字,是比目魚的古稱,中國文獻很早就有比目魚的記錄,春秋時代管仲所作的《管子》一書中便有記載,說古之王者將行“封禪”(祭告天地的大典)之時,東海有人進貢比目魚。我們都知道比目魚是潛臥於海底的一種魚類,兩眼生於身體的同一側,日本料理中也有比目魚壽司。 但比目魚卻與男女感情有什麼關係呢?原來中國《爾雅》這部最早的字典中解釋“鰈”字,說它是“不比不行”的一種魚,一定要兩條魚緊貼著對方才行動,因此用以形容男女的相依相偎之態,引申為感情的親密。 “鰜”是比目魚的一種異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綻放的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