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功能特性的不同,K+通道可分為以下型別:
①慢(延遲)K+通道(K通道),也就是H-H模型中的K+通道。單通道電流記錄顯示,單個K通道電導在2~20pS,通道平均開放壽命為數十毫秒。該種通道可被四乙胺(TEA)等特異性阻斷,通道對K+有高度選擇性,這種通道在神經軸突和骨骼肌細胞膜中有較高密度。
②快(早期)K+通道(A通道),該種通道外向的K+流在膜去極化的早期就出現,表明通道的活化時間常數比慢K+通道小得多,但在-40毫伏以上該通道即關閉。電壓鉗位實驗表明,其宏觀電流動力學與Na+電流相似。較低濃度的4-氨基吡啶即能阻斷該通道,它也可被四乙胺阻斷。
③Ca2+活化的K+通道,該種通道的開放,不但與膜電位有關,而且依賴於細胞內Ca2+的濃度,每個通道需結合兩個Ca2+才能活化。單通道電導可高達300pS,並有較長的開放壽命,這種通道與Ca2+通道協同作用,對調節細胞膜電興奮性的節律有重要意義。它可被四乙胺、N"-四乙酸(EGTA)、奎尼丁和Ba2+阻斷。
④內向整流的K+通道,其特徵是:在膜超極化時通道開放與膜電位和胞外K+濃度密切相關,通道開放時產生內向K+電流,單通道電導在5~10pS範圍。
根據功能特性的不同,K+通道可分為以下型別:
①慢(延遲)K+通道(K通道),也就是H-H模型中的K+通道。單通道電流記錄顯示,單個K通道電導在2~20pS,通道平均開放壽命為數十毫秒。該種通道可被四乙胺(TEA)等特異性阻斷,通道對K+有高度選擇性,這種通道在神經軸突和骨骼肌細胞膜中有較高密度。
②快(早期)K+通道(A通道),該種通道外向的K+流在膜去極化的早期就出現,表明通道的活化時間常數比慢K+通道小得多,但在-40毫伏以上該通道即關閉。電壓鉗位實驗表明,其宏觀電流動力學與Na+電流相似。較低濃度的4-氨基吡啶即能阻斷該通道,它也可被四乙胺阻斷。
③Ca2+活化的K+通道,該種通道的開放,不但與膜電位有關,而且依賴於細胞內Ca2+的濃度,每個通道需結合兩個Ca2+才能活化。單通道電導可高達300pS,並有較長的開放壽命,這種通道與Ca2+通道協同作用,對調節細胞膜電興奮性的節律有重要意義。它可被四乙胺、N"-四乙酸(EGTA)、奎尼丁和Ba2+阻斷。
④內向整流的K+通道,其特徵是:在膜超極化時通道開放與膜電位和胞外K+濃度密切相關,通道開放時產生內向K+電流,單通道電導在5~10pS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