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有關注一些關於環境變化的文章或者影片,大多是某幾個環境領域(物種滅絕,水汙染,冰川融化,發現遠古細菌等等)一些支離破碎的證據,但,更像是吸引人的噱頭或者標題黨!完全不足以看到整個世界目前環境惡化程度的全貌,更遠無從判斷急迫性。
所以大眾始終有種“瞎著急”的錯覺,結果是大多數人看完焦慮片刻,但覺得與己無關。轉頭依然渾渾噩噩的生活,繼續為幾千塊的房貸和學費,醫藥費奔命。
有沒有大V或者掌握了更多相關全域性視野/資訊的人,能說個明白話:
環境這事兒現在整體上是個什麼情況了?
哪些最急迫?有多糟糕?
需不需要我們普通人行動?怎麼行動?
不行動的話,情況能怎麼惡化?
現在的環境狀況能堅持多久?
回覆列表
-
1 # 農村煮夫
-
2 # 鹽河縴夫號子
深機井靜水位斷崖式下降。
1969年,老家由省地質斟探隊支援,打了第一眼深機井。當時靜水位不足3米,"對口嘬"井水便噴薄而出。也即無需下揚程,只要把水泵座在井口上,密封連線,即能抽上水來。
後來,水位有所下降。提水裝置換成了6吋離心泵,24小時澆地60畝,保澆面積600畝以上。記得當年用土壟溝從西窪向東窪送水,從涵洞穿過106國道,蜿延曲折,一條1000米的長龍引西濟東。當時機井的出水量現在是不可想像的。
到了1972以後,靜水位超過10米,離心泵已不勝任,換成了深井泵;
1974年以後,靜水位超過30米,不得不換潛水泵。
1990年以後,靜水位已超過60米,潛水泵不得不接管增電。機井數量井噴式增長。到1993年本縣配套深井2258眼,還有星羅棋佈的中淺井。本村深井4眼。
進入2000年以後,靜水位已超過80米。原來的機井報廢,機井越打越深,向地下更深層要水。
到2020年,靜水位已打破100米。原來機井全部報廢。在國家的大力支援下,新打深井4眼,並配套大功率電泵;輸水管道全部改成地下防滲塑膠管道;並採取了輪流休耕等措施。
儘管如此,還是難以遏制農田灌溉水源日漸衰減的勢頭。這灌溉成本從1970年代的一畝澆一水不足1元,攀升到現在的近80元(儘管國家對農田灌溉電價優惠,只有商業電價的50%)。每眼機井的保澆面積現在只有100多畝(儘管採取了節水灌溉措施)。每到旱季,村民常為爭水發生糾紛;也有的農戶因灌溉成本高,少澆或一水不澆,眼睜睜地看著莊稼旱死。
嚴重超採,補不敷出;深層水源想補也難,是造成農田灌溉深井靜水位斷懸式下降的根本原因。
家在華北平原,小時候的天是湛藍色,星星是密密麻麻的銀河清晰可見。雪是可以吃的,蟈蟈滿地是,地裡的小蜥蜴小兔子很常見!現在只能是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