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103564729493
-
2 # 爵11
若是的“若”字的意思是如果。
若是一個漢字,讀作ruò,本意是指順從,引申義是指選擇等意思。該文字在《墨子·尚賢中》和《莊子·逍遙遊》等文獻均有記載。
若的基本釋義還有:
如果,假如:~果、倘~、假~:倘~、天~有情天亦老。
如,像:年相~、安之~素、旁~無人、置~罔聞、門庭~市、好~、旁~無人。
你,汝:~輩。“更~役,復~賦,則何如?”
約計:~幹(ɡān )、~許。
此,如此:“以~所為,求~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順從:“曾孫是~。”
指“海若”(古代神話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嘆。”
指“若木”(古代神話中的樹名)。
指“杜若”(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沐蘭澤,含~芳”。~英(“杜若”的花)。
文言句首助詞,常與“夫”合用:“~夫陰雨霏霏,連月不開。”(出自《岳陽樓記》)
用在形容詞或副詞後,表示事物的狀態:“桑之未落,其葉沃~”。
若還有比得上的意思,不若就是比不上的意思
若是
一個詞語,一般用在偏正複句中偏句的開頭,表示假設,相當於“要是”、“如果”,正句中常用“就”、“便”跟它相呼應。
基本例句如下:
若是似都管看待我們時,並不敢怨悵。——《水滸傳》
他若是不去,我們就讓別人去
若是的“若”字的意思是如果。若是一個漢字,讀作ruò,本意是指順從,引申義是指選擇等意思。該文字在《墨子·尚賢中》和《莊子·逍遙遊》等文獻均有記載。若的基本釋義還有:若是一個詞語,一般用在偏正複句中偏句的開頭,表示假設,相當於“要是”、“如果”,正句中常用“就”、“便”跟它相呼應。基本例句如下:若是似都管看待我們時,並不敢怨悵。——《水滸傳》他若是不去,我們就讓別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