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曉峰103075021

      首先,結構構件應具有必要的承載力、剛度、穩定性、延性等方面的效能。①結構構件應遵守“強柱弱梁、強剪弱彎、強節點弱構件、強底層柱(牆)”的原則。②對可能造成結構的相對薄弱部位,應採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③承受豎向荷載的主要構件不宜作為主要耗能構件。

      其次,要儘可能設定多道抗震防線。①一個抗震結構體系應由若干個延性較好的分體系組成,並由延性較好的結構構件連線協同工作。例如框架―剪力牆結構由延性框架和剪力牆兩個分體組成,雙肢或多肢剪力牆體系組成。②強烈地震之後往往伴隨多次餘震,如只有一道防線,則在第一次破壞後再遭餘震,將會因損傷積累導致倒塌。抗震結構體系應有最大可能數量的內部、外部冗餘度,有意識地建立一系列分佈的屈服區,主要耗能構件應有較高的延性和適當剛度,以使結構能吸收和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提高結構抗震效能,避免大震時倒塌。③適當處理結構構件的強弱關係,同一樓層內宜使主要耗能構件屈服後,其他抗側力構件仍處於彈性階段,使“有效屈服”保持較長階段,保證結構的延性和抗倒塌能力。④在抗震設計中某一部分結構設計超強,可能造成結構的其他部位相對薄弱,因此在設計中不合理的加強以及在施工中以大帶小,改變抗側力構件配筋的做法,都需要慎重考慮。

      第三,對可能出現的薄弱部位,應採取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①構件在強烈地震下不存在強度安全儲備,構件的實際承載能力分析是判斷薄弱部位的基礎。②要使樓層(部位)的實際承載能力和設計計算的彈性受力的比值在總體上保持一個相對均勻的變化,一旦樓層(部位)的比值有突變時,會由於塑性內力重分佈導致塑性變形的集中。③要防止在區域性上加強而忽視了整個結構各部位剛度、承載力的協調。④在抗震設計中有意識、有目的地控制薄弱層(部位),使之有足夠的變形能力又不使薄弱層發生轉移,這是提高結構總體抗震效能的有效手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指環王洛汗劇情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