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兩字出自西漢,而栽培始於秦漢,盛於唐宋。古名離枝,意為離枝即食。
荔枝栽培史可上溯到漢武帝時期。司馬相如《上林賦》已有記載。因其風味絕佳,深受喜愛,唐代或更早即已列為貢品。杜牧名詩:“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千古傳誦。蘇東坡“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同樣風靡至今。
10世紀前後荔枝傳入印度。17世紀傳入越南、馬來西亞半島和緬甸等許多國家,被譽為“果中之王”,近年引種至南美等地。
一騎紅塵妃子笑,天寶荔枝何處來
楊貴妃與荔枝的故事大大有名,驛傳千里,真正弄了個“人仰馬翻”。可是,貴妃愛吃的荔枝如果真的產自嶺南,以當時的交通條件,到達長安斷斷無法保鮮。臺灣歷史學家嚴耕望先生解決了這段公案,他畫出了一條“天寶荔枝道”———千載之後,此道猶存。
七月仲夏,又到荔枝上市時。因現代交通的便利,北京街頭水果攤上,上好的荔枝也不過幾元一斤,暗紅色的外殼,晶瑩剔透的白色果肉,清香撲鼻,甘甜適口,我總要吃到嗓子冒火才能停下來。
小時生活在東北,沒見過鮮荔枝,只在課本中讀過作家楊朔的《荔枝蜜》,知道那是一種好吃的南方水果。再大些讀歷史,又知道唐明皇為楊貴妃吃上鮮荔枝,不惜動用戰時驛道的快馬傳遞,以致差官累死,驛馬倒斃。此事經晚唐杜牧一首《過華清宮絕句》的渲染,更留下了楊妃紅顏禍水的罵名。那首詩是這樣的:“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有一品種即名“妃子笑”,可見其影響之深。但是,當年詩人並沒有說荔枝自何處運來,史書也沒有確指荔枝的產地。所以,楊貴妃愛吃的荔枝產自何處,竟然成為一段歷史公案。
今年奧運會馬術比賽選址香港,受友人之託為當地出版社編《馬的中國歷史》一書,翻閱史料和研究資訊時,方知唐皇楊妃驛傳荔枝一案,經臺灣歷史學家嚴耕望先生考據,早已有了新解。那便是先生六巨卷學術代表作《唐代交通圖考》第四卷中的《天寶荔枝道》一文。
“荔枝”兩字出自西漢,而栽培始於秦漢,盛於唐宋。古名離枝,意為離枝即食。
荔枝栽培史可上溯到漢武帝時期。司馬相如《上林賦》已有記載。因其風味絕佳,深受喜愛,唐代或更早即已列為貢品。杜牧名詩:“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千古傳誦。蘇東坡“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同樣風靡至今。
10世紀前後荔枝傳入印度。17世紀傳入越南、馬來西亞半島和緬甸等許多國家,被譽為“果中之王”,近年引種至南美等地。
一騎紅塵妃子笑,天寶荔枝何處來
楊貴妃與荔枝的故事大大有名,驛傳千里,真正弄了個“人仰馬翻”。可是,貴妃愛吃的荔枝如果真的產自嶺南,以當時的交通條件,到達長安斷斷無法保鮮。臺灣歷史學家嚴耕望先生解決了這段公案,他畫出了一條“天寶荔枝道”———千載之後,此道猶存。
七月仲夏,又到荔枝上市時。因現代交通的便利,北京街頭水果攤上,上好的荔枝也不過幾元一斤,暗紅色的外殼,晶瑩剔透的白色果肉,清香撲鼻,甘甜適口,我總要吃到嗓子冒火才能停下來。
小時生活在東北,沒見過鮮荔枝,只在課本中讀過作家楊朔的《荔枝蜜》,知道那是一種好吃的南方水果。再大些讀歷史,又知道唐明皇為楊貴妃吃上鮮荔枝,不惜動用戰時驛道的快馬傳遞,以致差官累死,驛馬倒斃。此事經晚唐杜牧一首《過華清宮絕句》的渲染,更留下了楊妃紅顏禍水的罵名。那首詩是這樣的:“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荔枝有一品種即名“妃子笑”,可見其影響之深。但是,當年詩人並沒有說荔枝自何處運來,史書也沒有確指荔枝的產地。所以,楊貴妃愛吃的荔枝產自何處,竟然成為一段歷史公案。
今年奧運會馬術比賽選址香港,受友人之託為當地出版社編《馬的中國歷史》一書,翻閱史料和研究資訊時,方知唐皇楊妃驛傳荔枝一案,經臺灣歷史學家嚴耕望先生考據,早已有了新解。那便是先生六巨卷學術代表作《唐代交通圖考》第四卷中的《天寶荔枝道》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