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白3307

    鋼筋連線方式分綁紮搭接、焊接連線和機械連線。焊接和機械連線因為只存在接頭點(可以看成一個點)所以無必要進行箍筋加密,而綁紮搭接接頭是有長度的,並且相互綁紮的兩根鋼筋之間還容易產生滑移,所以接頭區域加強配箍構造措施對保證搭接傳力極為重要。就好像人的骨骼,在哪裡斷了,又連線上了,你說和正常人一樣不,肯定是不一樣的。所以箍筋應該在樑柱搭接區進行加密,搭接區箍筋加密是針對於樑柱綁紮搭接的。

    對於抗震與非抗震結構,其接頭區域的配箍要求是不同的。

    當為抗震設計時,《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規定, “在縱向受力鋼筋搭接接長度範圍內的箍筋,其直徑不應小於搭接鋼筋較大直徑的0.25倍,其間距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全不應大於100㎜。”

    當為非抗震設計時,《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規定,“在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範圍內應配置箍筋,其直徑不應小於搭接鋼筋較大直徑的0.25倍。當鋼筋受拉時,箍筋間距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且不應大於100㎜;當鋼筋受壓時,箍筋間距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10倍,且不應大於200㎜。當受壓鋼筋直徑>25㎜時,尚應在搭接接頭兩個端面外100㎜範圍內各設定兩個箍筋。”

    理解《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中這兩個關鍵性條文對讀懂平法是有幫助的,細心的朋友們不妨對照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與16G101-3 60頁的內容,不難發現平法中的規定也是來自於規範,並沒有超越規範,平法是規範的延伸。

    16G101圖集中對搭接區箍筋直徑和間距做了明確規定,說得很清楚,我也專門出了一期影片做了講解,這裡就不做過多贅述了。

    圖上有個名詞“分界箍筋”我做下解釋,它是指箍筋搭接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分界線。

    搭接區長度範圍內箍筋是否設定內箍,16G101與《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都沒有明確,我的理解是內箍對保證接頭受力沒有太大作用,搭接區箍筋沒必要設定複合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行程感應器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