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歷史總是這樣

    明代中後期,不僅散曲的創作與歌唱十分盛行,散曲的選集刊刻也成為時尚,眾多散曲選本,為我們儲存了許多明代曲壇的流行曲目及相關資訊。目前存世的40餘種(不含曲譜和以選戲曲為主的選本)明代散曲選本,幾乎均產生於正德、嘉靖以後,這些散曲選集中的流行曲目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在曲選中明確註明為當時流行的曲目;另一類則是為眾多曲選一致選入的曲目。

    在第一類情形中,有的曲選明確註明某曲是由於其流行曲壇而被選入的。如《詞林摘豔》所收套曲南【南呂·八聲甘州】《眠思夢想》,其標題下注雲:“此詞俚俗,因時搬演,姑載於此。”

    第二類情形所指的“眾多曲選一致選入”的流行曲目,則主要指在不同時期成書的多種散曲選本中都有收錄的曲目。在目前存世的40餘種明代散曲選本中,有的曲目為10餘種以上、甚至有超過20種的選本入選,且涉及的選本成書年代前後相距百餘年,可見一些曲目在明代長盛不衰的流行程度。

    通觀明代散曲選本中記載的以上兩類明代曲壇流行曲目,我們可以得到一幅正德以後的明代曲壇流行圖譜,大致呈現以下特徵:

    從流行曲目的曲體來看,是以南曲套數為主的。

    從題材上來看,男女之情和詠景慶賞是流行曲中絕對的主流題材,這其中又尤以男女之情佔據流行曲題材的絕大部分。

    從語言風格來說,流行曲大多本色平易,用典淺近,相對來說比較易於理解,甚至個別曲作在曲選中被批評用語俚俗,這與歌場上要求曲詞入耳即曉的情景需要有直接的關係。

    在聲律方面,流行曲中有一部分作品並非各方面全都符合格律要求,存在諸如曲中換韻,或因使用方言從而造成犯韻、混韻,以及某一宮調的套曲中雜入不同宮調的曲牌等種種格律聲韻上不夠嚴謹的問題,但這些聲律方面的問題並沒有影響這些曲作的流行,可見在當時曲壇歌場的實際演唱中,對於作品聲律的要求是具有相當的寬容度的。但總體來說,格律相對諧和嚴謹、韻腳統一的作品還是佔到流行曲中的大多數,這一方面是由於聲韻和諧的作品更加利於傳唱,另一方面也是由於聲律相對嚴謹的作品更容易為曲學水平較高的選家所認可,從而被編選儲存下來。(節選自光明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飲水機突然不出冷水,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