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47197089888

    功成名就後的曾國藩之所以要屢次回顧自己遭受的失敗與屈辱,大概有兩個感懷。一是感懷他一生引以為傲的精神——打脫牙齒和血吞,沒有這個精神,他挺不過,走不出曾經的失敗與屈辱;二是感懷他一生功名的由來,沒有這些失敗與屈辱,就沒有四十歲後的脫胎換骨,更沒有脫胎換骨後的左右逢源,一路高歌猛進,所向披靡。

    其實,曾國藩的這兩個感懷正是成功的真正內涵。對資質平平的大多數人而言,成功從來沒有直達的捷徑,想成功,必須要有面對屈辱的堅毅,必須要有走出坎坷的蛻變。

  • 2 # 鎮宅賜福

    第一次是“壬辰年發佾生,學臺以牌,責其文理之流淺”。那一年曾國藩二十一歲。此前參加了五次秀才考試都名落孫山。這一次獲得了“佾生”資格但卻在大庭廣眾之下被懸牌批責,他將此視為奇恥大辱。

    第二次是曾國藩在庚戌年上日講疏內,畫了一幅解釋講堂布局的圖表,因為他本不擅長畫畫,這張圖畫得難看,“九卿中無人不冷笑而薄之”。

    這個時候的曾國藩已然步入晚清政治高層,達到了升官發財目的。但是當時的政治低氣壓使得他喘不過氣來。這次的“陋圖”事件令曾國藩終生心寒,也激起了他與晚清腐敗的官僚體系戰鬥的決心。

    第三次是曾國藩披肝瀝膽向皇帝上了多道奏疏,希望皇帝能夠大刀闊斧對晚清腐敗的體制進行徹底改革,但是皇帝心胸狹窄,對這些摺子,他看過之後只是隨便誇獎幾句就扔進了垃圾簍,便再也沒有下文。甚至一度因為上奏,觸動了皇帝脆弱敏感的自尊心,皇帝怒摔奏摺,一度想把曾國藩抓起來。

    第四次是曾國藩早先因為飛揚跋扈的個性,在長沙受辱卻不得不“打落牙齒和血吞”。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時期,曾國藩最早創辦了“團練”,即湘軍早期的雛形。但因為“團練”不屬清朝正式編制,且開設的“審案局”觸動了別人的乳酪,被長沙的綠營軍兵痞武裝攻擊他的大營,曾國藩為此差點喪命。

    第五次是曾國藩的江西之困。湘軍所有的軍費開支都是由曾國藩自己籌措。因為沒有職權,在江西通省官員都與曾國藩針鋒相對,“事事被人欺侮,故人得而玩易之也”。後因父親過世,曾國藩立刻向朝廷上書要求回家守孝,本想期望皇帝體諒他的苦衷,授予職權。但皇帝顧忌曾國藩日益壯大的軍事權力,順勢解除了他的職務,令曾國藩大為失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麻辣花蛤白湯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