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竹子學學

    西漢以黃金與銅錢為主幣,兌換率為每斤黃金等於銅錢一萬。每一斤黃金,又稱為“一金”,百斤黃金則稱“百金”,千斤黃金則稱“千金”,所以西漢史籍中屢見“百金”、“千金”等詞,往往用於賞賜、交易、罰款,也用於計算財產和貯藏,不過民間流通的主要還是銅錢。特定時期還出現了“白金”和“皮幣”。西漢貨幣發行也就是幣制的問題,分為幾個階段:

    (1)西漢前期

    漢初,貨幣由郡國(郡和諸侯國)鑄造,也允許民間私鑄。這樣不僅造成幣制十分混亂,也給富商大賈以從中漁利的機會,許多諸侯國因鑄幣而助長其勢力膨脹,形成對中央政權的嚴重威脅。 為打擊商賈造幣營利,景帝時下令禁止民間私鑄貨幣,違者殺,“定鑄錢偽黃金棄市律”(《漢書·景帝紀》)。從此,只准郡國鑄幣。

    重量方面,經歷了一系列變化。漢初因為秦半兩錢難用,改鑄每錢重三銖的榆莢錢。又因錢太輕,在呂后時改為八銖錢,文帝時改為四銖錢。武帝登基初,建元元年(前140年),又改為三銖錢。四年後,廢三銖錢,恢復四銖錢。西漢政府本意是透過幣制改革,消除幣制混亂,但效果並不明顯。

    (2)西漢中期

    漢武帝時期,因從元光二年(前133年)開始,西漢與匈奴爆發了長期戰爭,貨幣的問題更加突出:一方面是中央政府財政的日趨困難,另一方面是商人或者利用手中貨幣,或者私鑄偽幣大發其財,加重了政府的財政危機。為了打擊這些不法之徒,西漢王朝又決定改革幣制。這一次貨幣的隊伍中增加了“白金”和“皮幣”,“白金”用銀、錫制,“皮幣”用皮革製造,並提高其與銅幣的兌換率。例如一塊鹿皮值四十萬錢,王侯宗室朝覲天子時必須用皮幣,只能向朝廷購買,這樣王侯宗室手裡的錢就流向了中央財政。不過這次幣改,沒有能解決偽幣的問題,而且幣制更加混亂。

    為徹底解決幣制的問題,漢武帝下決心由中央壟斷鑄幣權。元鼎四年(前113年),漢王朝中央政府設水衡都尉,下屬有均輸、鍾官和辨銅三官。這是一個鑄錢的專門機構,將全國鑄幣的原料一一銅蒐集起來運往中央,統一鑄造。同年下令禁止郡國鑄幣。這次新鑄的三官錢,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五銖錢。五銖錢重如其文,錢的重量和成色都有保證,私鑄者無利可圖,偽幣基本絕跡,幣制得到較長時期的穩定,中央政府控制了鑄幣權,穩定了財政。據《漢書·食貨志》載,自武帝初鑄五銖錢到平帝元始年間,鑄錢總數為二百八十億萬餘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酸漿豆腐的酸漿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