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女老漢

    6月15日。我下夜班,中午之前還在睡覺,午後就說走就走了,目的地:冰溝索橋。

    還記得那天,天氣並不晴朗,預報有雨,卻遲遲無雨。

    我和男朋友及他的同事驅車前行,一路導航,從市區到郊區,從郊區到鄉鎮,從鄉鎮到野外。

    路上遇到和煦的Sunny、清涼的風、綠油油的莊稼、有趣的行人以及一路相伴的那種暢快感。

    或者說,還有一些小插曲,跟著導航走錯路後的無路可走,路過野外駐紮的訓練營,橫路堵截的羊群和令人耳目一新的牛大糞。

    一路上還遇到些下了片刻就停歇的雨,大片大片的白雲,摻雜一些烏色。外地人都說甘肅這地方交通一直不發達,但作為一個地道的甘肅人,卻從來都不覺得交通如何不夠發達。或者說那些交通並不發達的地方,才是真正接近自然的地方呢。據史料記載,建國後甘肅這邊興建索橋,羌族生活於此,大河滔滔,兩岸相隔交流受阻,似有一老者手指一劃,便開溜索、藤索等索橋。

    冰溝索橋,東臨嘉峪關,西向酒泉,橋那頭又是張掖的地界。橋下不是平坦的河流,而是曲折蜿蜒的討懶河,從橋上向下望去,深不可測,水色渾濁。

    古籍記載,討懶河是匈奴說法,又名“呼蠶水”,俗稱“北大河”。當然先祖叫法迥異,“多樂水”、“托勒水”等等。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這條河受上游長期沖刷塑造,河床下沉也並不是一日所成,日積月累形成了一條大峽谷,目測深度延綿,八九十米抑或幾百米深。如此想來,在上面架上一座橋,單不說是交通要道,真正令人喟嘆的是人類的智慧。對於橋本身也有些傳說,冰溝索橋又稱為“天生橋”,即為承蒙上天好生之德,天生所得一橋。

    其實,去往冰溝索橋的路途,並不是一路柏油馬路那般暢通,有很長的一段砂石路,尤其是靠近冰溝索橋,就越顛簸。越是神秘可造的地方,就越是要坎坷點。每一次的得來,便要有每一次的艱辛,人世間的事兒,也大抵如此。

    再說說冰溝索橋的本身,幾根粗壯的鐵索斜向固定著冰溝索橋,橋架設在異常險峻的討懶河上,走在橋上,腳底似乎不穩,遇上迎面而來的其他遊人,約十歲左右的孩子是蹦跳著的,這使得整個橋更加的搖晃,我驚出一身汗。男朋友和他同事的探討的話題是橋的質地和取材以及岩土的形成,我不感興趣,便獨自去了別處,一處綠意叢生的地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學摘抄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