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詩歌中,詠春的詩很多,但其中真正把春天的 蓬勃與人生的健旺緊密結合起來寫的並不多。這大約與中 國士大夫自身的精神狀態和文化心理構成有關。他們寫秋 天充滿“蕭瑟”之感,寫冬天會想出“萬徑人蹤滅”,而寫春 天,則滿懷“傷春”“惜春”的寥落情緒。但晏殊的這首寫“春 愁”的詩卻別有寄託,所以稱之為“寓意”。
詩一開始,就直接切入了詩人“傷春”的失落感中。寫自 己追尋、期慕的美人卻怎麼也不能“再相逢”。第一句用美女 所坐的“油壁香車”來借代自己的意中人,第二句則更是用 隱喻的手法,將自己的追尋目標當做那飄忽不定、來去無蹤 的“峽雲”,更形象,但也更能深切地滲入詩人的愛慕之情。 表達了詩人自己在仲春的大好時節,卻不能像萬物勃然興 奮一樣與自己的意中人暢訴心中情懷的失落之感。從形象 的角度來說,此兩句很像是從馮延巳一首詞《鵲踏枝》的上 闋化出。馮詞說: “幾日行雲何處去? 忘了歸來,不道春將 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這裡也用“行雲”和 “香車”來比喻和借代自己所眷戀的人。但是馮詞是以一個 女子的口吻,訴說這位女子的情郎輕薄地拋下自己到別處 去了的悵怨心情。晏殊卻換了個角度,說自己所追尋的美人 了無蹤跡地消逝了。
下來,詩人用了兩個對仗句,把這種失落感以對比襯托 的手法寫出,既蘊藉含蓄,又能曲盡心意,很妙。“梨花院落 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已成千古名句,詩用“溶溶”來寫 月光,用“淡淡”來寫風。這兩組疊字的使用從音韻上講有一 種輕盈的音調之美,從形象上講有著無盡的審美蘊涵。用 “溶溶”來寫開滿梨花的院落的月光,似乎就不僅僅是月光 了,而且還包含梨花盛開時的潔白與月光交相輝映所產生 的暖意和芳香之感,彷彿人不僅能用眼睛看到,而且能用鼻 子聞到那“溶溶”的月光。同樣用“淡淡”來寫“柳絮池塘”的 春風,似乎也僅僅是寫春風的宜人,而且柳絮飄揚所勾畫出 的風的形象更撩撥人心,更為俏麗、繾綣,這卻是視覺感受 和觸覺感受的形象結合。詩人用對仗句寫出了那迷人、醉 人、沁人心脾的春的芬芳,使人感到那香特別濃郁。但是這 個對仗句不僅僅寫了春的濃郁,而且從詩句的綜合形象中, 我們也體會到了一種悽迷的感覺。這種悽迷之感同樣滲入 那與梨花相輝映的“溶溶月”和吹得“楊柳輕颺”的“淡淡風” 之中。
中國古代詩歌中,詠春的詩很多,但其中真正把春天的 蓬勃與人生的健旺緊密結合起來寫的並不多。這大約與中 國士大夫自身的精神狀態和文化心理構成有關。他們寫秋 天充滿“蕭瑟”之感,寫冬天會想出“萬徑人蹤滅”,而寫春 天,則滿懷“傷春”“惜春”的寥落情緒。但晏殊的這首寫“春 愁”的詩卻別有寄託,所以稱之為“寓意”。
詩一開始,就直接切入了詩人“傷春”的失落感中。寫自 己追尋、期慕的美人卻怎麼也不能“再相逢”。第一句用美女 所坐的“油壁香車”來借代自己的意中人,第二句則更是用 隱喻的手法,將自己的追尋目標當做那飄忽不定、來去無蹤 的“峽雲”,更形象,但也更能深切地滲入詩人的愛慕之情。 表達了詩人自己在仲春的大好時節,卻不能像萬物勃然興 奮一樣與自己的意中人暢訴心中情懷的失落之感。從形象 的角度來說,此兩句很像是從馮延巳一首詞《鵲踏枝》的上 闋化出。馮詞說: “幾日行雲何處去? 忘了歸來,不道春將 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這裡也用“行雲”和 “香車”來比喻和借代自己所眷戀的人。但是馮詞是以一個 女子的口吻,訴說這位女子的情郎輕薄地拋下自己到別處 去了的悵怨心情。晏殊卻換了個角度,說自己所追尋的美人 了無蹤跡地消逝了。
下來,詩人用了兩個對仗句,把這種失落感以對比襯托 的手法寫出,既蘊藉含蓄,又能曲盡心意,很妙。“梨花院落 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已成千古名句,詩用“溶溶”來寫 月光,用“淡淡”來寫風。這兩組疊字的使用從音韻上講有一 種輕盈的音調之美,從形象上講有著無盡的審美蘊涵。用 “溶溶”來寫開滿梨花的院落的月光,似乎就不僅僅是月光 了,而且還包含梨花盛開時的潔白與月光交相輝映所產生 的暖意和芳香之感,彷彿人不僅能用眼睛看到,而且能用鼻 子聞到那“溶溶”的月光。同樣用“淡淡”來寫“柳絮池塘”的 春風,似乎也僅僅是寫春風的宜人,而且柳絮飄揚所勾畫出 的風的形象更撩撥人心,更為俏麗、繾綣,這卻是視覺感受 和觸覺感受的形象結合。詩人用對仗句寫出了那迷人、醉 人、沁人心脾的春的芬芳,使人感到那香特別濃郁。但是這 個對仗句不僅僅寫了春的濃郁,而且從詩句的綜合形象中, 我們也體會到了一種悽迷的感覺。這種悽迷之感同樣滲入 那與梨花相輝映的“溶溶月”和吹得“楊柳輕颺”的“淡淡風” 之中。